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不能讓貧困人口稀里糊涂被小康”——政協委員心憂偏遠地區扶貧難

2015-03-11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

  “湖南有700多萬的貧困人口,按現在每年解決100萬貧困人口的速度,還要七年才能解決。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只有六年,湖南很可能要拖全國的后腿。”日 前,兩會小組討論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政協主席陳求發對貧困地區扶貧進度的擔憂引起了委員們的熱議。

   扶貧話題年年議,偏遠地區脫貧到底進展得怎樣了?扶貧攻堅,還有哪些“硬骨頭”要啃?到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還需要哪些過硬的舉措?對此,多位委員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人均GDP超7000美元,我們就小康了嗎?

   “在西部農村,村民挖一個坑,從房子上接一塊布順到坑中,等到下雨天,地上的牛馬羊糞便水也一并流到坑里,西部老百姓就喝這樣被稱為‘母親水窖’的水,如 果不下雨就喝不上水。”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政協主席馮健身痛心地說,當前偏遠貧困地區,像這樣的問題大量存在。

   “從全國情況看,貧困地區特別是農村地區如何共同建成小康社會依然任重道遠。”全國政協常委、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主任黃明榮說,從一些數據和指標看,還存在很大差距,如果不加強扶貧工作力度,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可能落空。

   黃明榮以海南中部山區民族市縣為例指出,2013年,海南五指山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5620元,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為5481元,分別只有全省平均農村純收入的67%、66%,貧困問題依然十分嚴峻。

   國家統計局上月發布的《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按照年人均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的農村扶貧標準計算,2014年,我國擁有7017萬農村貧困人口。

   去年,我國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一些東部沿海省份紛紛進入“萬元俱樂部”。“如果把GDP一平均的話,全國都小康了。我就擔心這些貧困地方的老百 姓被稀里糊涂地小康了,最后留下一大堆實際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政協主席王富玉說,當前亟需對偏遠地區貧困引起高度關注。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還有多遠?

   2011年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發布《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統計監測報告》,其中的監測指標體系包括經濟發展、文化教育等六個方面的指標。

   王富玉說,各地出臺的扶貧舉措不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小康社會建設進度和預期目標仍存在很大差距。

   馮健身說,為了和全國同步實現小康,各地都做了大量的努力。甘肅動員了40多萬干部對貧困戶進行扶貧,“我也分了兩個村、六戶村民。”“但是按照國家統計 局的測算,要到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按照甘肅現在的進度,大體每年進程上差四個百分點,可以說甘肅把吃奶的勁頭都使上了,但是還是差很多。”馮健身 說。

   委員們認為,“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時期,決戰難點主要在貧困地區、農村、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疆地區、社會貧困群體等六大群體。

   “當前這些地區的主要問題,一是收入低,二是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欠賬多,三是公共服務水平落后,四是產業發展滯后。扶貧任務十分艱巨,是扶貧攻堅的‘硬骨頭’。”王富玉說。

   向貧困“宣戰”,我們還需如何發力?

   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排在“四個全面”的首要位置。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打好扶貧攻堅戰,深入推進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難度再大,今年也要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人以上。”

   陳求發說,中西部地區由于貧困人口多、底子薄、基礎差,真正落到人頭的政策非常有限,與此同時,一些已經通過扶貧脫困的地方不愿摘“帽”,也占有一定的資源。“過去扶貧,精準上還不是很準,怎么做到更準,打破大鍋飯,是亟需解決的難題。”

   “全面不全面,小康不小康,關鍵在看偏遠地區老鄉。”王富玉建議,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具體舉措納入十三五規劃,對貧困地區、重點人群的幫扶實現精準覆蓋。

   同時王富玉建議,國家投資要重點向貧困地區,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傾斜,針對貧困地區農田、水利、電力、交通、住房、生態等方面與全面小康的差距,制定目標任務,倒排時間進度,量化投資力度,保證投資按時足額到位。

   在馮健身看來,更為重要的是通過產業政策傾斜,增加貧困地區自身的造血功能,使得貧困地區能夠通過自身努力和外力幫扶盡快脫貧致富。

“一方面,通過稅收、利潤補貼等政策發展農村金融和扶貧金融,為當地產業發展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另一方面,在貧困地區的資源開發中,將資源和稅收盡可能多地留給當地,提高當地產業發展能力。”馮健身說。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