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持續上行且頻頻創下七年來新高的同時,低迷已久的樓市也在諸多新政的助推下顯現回暖跡象。究竟是該“賣房炒股”,還是“棄股買房”?這讓不少有購房意向的股民糾結不已。
正在上海舉行的五一“假日樓市”房展會上,2萬平方米的展出面積匯聚了綠地集團、鵬欣集團等上百家房地產開發商。近300個新盤齊齊亮相,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觀展。
在一家外企擔任財務總監的市民徐女士告訴記者,過去幾個月自己從火爆的股市中獲益不菲,有意借機置換一套面積更大的住房。“買,怕錯失了牛市中更多的賺錢機會。不買,又擔心房價會上漲。”舉棋不定的徐女士說,
眼下,或許有不少人抱著與徐女士相似的矛盾心態。今年前四個月A股震蕩走高,滬深股指漲幅雙雙超過三成,創業板指數同期漲幅更高達逾九成。誘人的收益率讓不少購房者推遲了置業計劃,少數股民甚至不惜賣房博取炒股收益。
與此同時,伴隨樓市新政密集出臺,住宅市場也呈現回暖跡象。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4月前13天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約為36.2萬平方米,與3月同期相比增幅高達約58%。
現在究竟是買股票,還是買房子?這也成了與展會同期舉行的“新政購房”置業論壇嘉賓和觀眾熱議的話題。
克而瑞研究中心上海房價研究總監薛建雄表示,短期來看,股市表現確實顯著強于樓市,但這也意味著一旦股市逆轉下跌,其跌幅也會遠大于樓市。“從這個角度而言,資金短期炒作空間在于股市,但若是作為中長期資產配置,買房或是更好的選擇。”
騰訊財經智庫成員、房產界知名評論員嚴躍進則表示,如果股市投機色彩過于濃重,投資理念就會被扭曲。而置業不同于炒股,不動產價格即使下跌,其作為抵押物等權益不會因此喪失,長期來看仍具有較好的保值作用。
不過,房產專家們同時提醒,經過前幾年的快速上漲,房地產作為投資品種的“暴利時代”已經結束。對以自住為目的的剛性需求或改善性需求購房者而言,過度觀望可能錯失出手機會。但若是以投資為目的“棄股買房”,則需充分權衡投資成本和收益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股指快速上漲,監管層已多次主動提示風險。4月28日,證監會在其官網發布《關于新投資者激增、全民炒股風險》的問答,再次提醒投資者尊重市場、敬畏市場,不要被市場上“賣房炒股、借錢炒股”言論所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