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14號線(中段)即將開通,在規劃設置的20座車站中,有7座已隨先期運營線路完成命名,9日市規劃委向社會公示14號線(中段)另外13座車站站名預案。
地鐵14號線是北京市軌道交通線網中一條連接東北、西南方向的軌道交通“L”形骨干線,線路全長47.3公里,途經豐臺、東城、朝陽等區。 目前西段(張郭莊站-西局站)和東段(金臺路站-善各莊站)均已建成通車運營。即將開通的中段(西局站-金臺路站)長20.3公里,規劃在沿途設置了20 座車站,其中有7座已隨先期運營線路完成命名,昨天市規劃委對其他13座車站站名預案面向社會公示。
據介紹,地鐵站名方案充分體現了歷史文化特色,突出了地名的文化承載作用。比如在研究車站名稱過程中,查驗到當年金中都景風門所在位置與此 次命名的站位相吻合,于是在公示的命名預案中出現了“景風門站”。位于東城區安樂林路與琉璃井東街交匯處的一座車站,因景泰藍制作技藝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 質文化遺產,且臨近景泰藍藝術博物館,因此擬命名為“景泰站”。在車站命名中,還盡可能選用了附近地域內輻射廣、知名度高、歷史悠久、指位性強、認知感強 的大地名,如“菜戶營站”“平樂園站”“紅廟站”。
市規劃委表示,關于地鐵車站的命名原則,通常要做到“符合歷史、照顧習慣、體現規劃、好找好記”,市規劃委采取不同方式分別與周邊相關單位 和各方面代表當面溝通,開展地名知識與命名原則的宣傳。市規劃委特別表示,地鐵建設期間使用的工程名并非正式的地鐵站名,因此,此次公示的地鐵站名,不存 在站名更改的情況。
今后幾天,民眾可登錄市規劃委官方網站,查詢公示的站名,或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