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huán)境保護 > 環(huán)保作文 > 正文

你知道嗎?“手機來電顯示”還要另收費

2015-10-10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字體: ]

 單月費用可購百兆流量,發(fā)生“改號詐騙”運營商卻不擔責

    “手機來電顯示”是指手機被呼叫時,顯示主叫號碼的功能。記者調查發(fā)現,各地運營商 不僅從未披露“來電顯示費”的成本依據,而且收費標準不一。與此同時,“來電顯示”收費卻不一定保真。以篡改“來電顯示”方式實施的“電信詐騙”造成用戶 損失,運營商卻幾乎從不擔責。

    絕大多數手機用戶日常都會開通“來電顯示”服務,以有準備、有選擇地接聽電話。記者采訪發(fā)現,對于手機“來電顯示”功能,不同城市、不同運營商收費各不相同。

    中國移動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全球通”等費用較高的套餐中,大多包含“來電顯示”服務,不需額外付費。但許多套餐的“來電顯示”服務 仍需額外付費。沈陽、長春、太原等多地移動公司,均有不包含“來電顯示”的本地套餐,開通需另外付數額不等的費用。官網顯示,中國聯通“4G全國組合套 餐”,開通“來電顯示”也需付費每月6元。

    廣東省互聯網協會的副會長、艾媒咨詢CEO張毅表示,從世界范圍來看,許多發(fā)達國家的電信運營商并不對“來電顯示”這么基礎的服務額外收費,甚至在套餐里都不單獨標注,“來電顯示”屬于運營商提供的默認服務。

    收費與成本脫節(jié)

    記者采訪發(fā)現,許多套餐單獨開通“來電顯示”功能需每月額外付費10元,相當于購買了100M的手機流量“加油包”。前中國移動研究院院 長、電信行業(yè)專家黃曉慶表示,對運營商而言,信令網和交換機都是必備的,而傳遞主叫號碼的過程幾乎不額外占用資源,只產生一些信令成本。平均到每一次通 話,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曾就職于通訊設備生產商朗訊科技公司的業(yè)內人士周大建說,十幾年前,“來電顯示”技術不成熟,成本較高,運營商的收費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 今天的技術條件下,“來電顯示”是通訊設備的標配功能,無論運營商用不用這個功能,設備都會自帶。運營商提供“來電顯示”,也不會額外產生什么成本。

    電信行業(yè)專家、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闞凱力則認為,電信資費應該“算總賬”。“來電顯示費”是運營商整體收費的一部分,并不一定需 要按照真實成本定價。如果運營商整體利潤是合理甚至是虧錢的,多收些“來電顯示費”彌補總成本也未嘗不可;如果運營商整體利潤率非常高,則需要通過政府調 控、市場競爭等方式,使運營商的產品定價回歸合理狀態(tài)。

    只收費不保真、不擔責?

    盡管一些用戶為“來電顯示”付費,但“來電顯示”的真實性卻不令人滿意。

    “近年來發(fā)生的‘電信詐騙’案,篡改號碼作案的占90%以上。”天津市公安局東麗分局副局長李建滿表示,許多犯罪分子篡改主叫號碼,誘導被害人將資金轉移到所謂“安全賬戶”,進而實現詐騙目。

    黃曉慶認為,對于“改號詐騙”,運營商并非沒有責任——境外的詐騙電話在改號后必須從國內的端口入境,接入通信網絡,一些運營商管理不嚴,導致很多改號電話沒有被封堵住。此外,查案過程中,也多次發(fā)現運營商工作人員為“改號詐騙”提供便利。

    值得注意的是,在“來電顯示”的詐騙案中,運營商往往并不擔責,遭改號電話詐騙的用戶往往只能自擔損失。

    2013年10月,73歲的楊先生被篡改主叫號碼的詐騙電話騙走48萬元,向法院起訴提供“來電顯示”服務的運營商。近日,廣州市天河區(qū)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判決電信運營商賠償楊先生損失1萬元。此案成為我國首例“電信詐騙”受害者“告贏”運營商的案例。

    天津萬華律師事務所律師李琳等專家認為,運營商如不能在前端對篡改的主叫號碼進行攔截,末端用戶是無法自主判斷電話號碼真?zhèn)蔚摹V挥型ㄟ^法律手段使運營商對電信詐騙擔責,才能真正倒逼運營商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維護用戶利益。

發(fā)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