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遭遇“打白條”怎么辦?——國家糧食局為售糧農民支招

2015-10-18  來源:新華網
[字體: ]

當前,我國秋糧收購正陸續展開。農民如何在售糧過程中保護好自身的利益?在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到來之際,記者就此采訪了國家糧食局有關負責人,為售糧農民支了三招。

  一、及時了解國家糧食收購政策和市場形勢

  在糧食收購開始前,通過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等媒體及時了解國家糧食收購政策、糧食收購價格等信息。實行最低收購價和國家臨儲政策的地區, 有關部門還會將承擔收儲任務的糧庫名單、收購價格、政策執行期限等向社會發布。農戶要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和市場行情,擇機出售糧食,爭取賣個好價錢。

  二、搞好糧食整曬,提高糧食等級,增加售糧收入

  隨著機械收割方式的普及,極大地減輕了農民勞動強度。但有些農戶由于不注意糧食收割后的整曬,交售的糧食水分、雜質超標,按照政策規定要扣量扣價。一些農戶因糧食保管不善導致發熱霉變,影響售糧收益。超過國家質量標準,達不到最低等級要求,國家是不允許收購入庫的。

  因此,農戶要通過對糧食進行整曬,提高糧食等級,相應提高糧食出售價格。

  三、及時要求糧食收購者支付糧款,并索取收購票據備查

  為切實保護農民利益,國家有關部門三令五申,不允許糧食收購者向農民“打白條”。如果糧食收購者以種種借口拖延支付糧款,售糧農戶要立即向當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舉報反映。

  近年來,個別糧食收購者以“高息”為誘餌,采取欺詐手段,卷款潛逃,致使售糧農戶錢糧兩空,對此需格外警惕,切實增強風險防范意識。

  通過糧食經紀人出售糧食,盡量選擇在當地糧食行業協會或經紀人組織備案的、信用良好的經紀人。農戶在出售糧食過程中,必須向糧食經紀人、糧庫索 取糧食收購憑證或發票,作為事后可能發生經濟糾紛的憑證,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如果對糧食驗質檢斤結果有異議,要及時向當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反映,由糧食部 門進行核實,確保自身利益不受損失。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