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新聞發言人、辦公廳副主任陳日發昨天表示,目前個別地方的基層辦事部門仍要求出具婚姻登記相關證明,使群眾陷入兩難,這是個別基層部門依法行政落實不到位。
日前,民政部明確今后不再出具婚姻登記證明,但在基層仍有要求群眾出具婚登證明的情況。陳日發對此表示,這是個別基層部門對文件不執行或執行不 到位問題,是依法行政落實不到位問題。陳日發說,民政部門出具的(無)婚姻登記記錄證明只是客觀記載了當事人的婚姻登記信息,而非婚姻狀況信息,并非相關 辦事部門需要掌握的當事人婚姻狀況信息(單身或已婚狀態),而且出具這種證明也增加了群眾的負擔。
陳日發說:“比較可行的是爭取個人聲明承諾的辦法,需要證明聲明承諾真偽的,可以采取部門之間核對的辦法解決。”
■相關
社會力量被納入救災體系
民政部昨天下發《關于支持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救災工作的指導意見》,首次將社會力量參與救災工作納入政府規范體系。
民政部救災司副司長楊曉東說,社會力量和政府部門之間的協調機制還不健全,社會力量所從事的一些救災項目跟政府的職能有比較大的重復,導致了社會救災資源的重復、浪費和抵消的現象。
《意見》提出,社會力量參與救災可包括常態減災階段、過渡安置階段及恢復重建階段,但不提倡社會力量在緊急救援階段自行進入災區。《意見》首次規定,有關部門應將社會力量參與救災納入政府購買服務范圍,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救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