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下午,副市長隋振江參加“推進供給側改革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聯組討論會時表示,今后,北京市將在政府審批、工業用地、人 才引進、醫療等多方面進行改革、出臺新制度,并將聯合市科委、市發改委等多部門建立科技創新基金。他同時透露,高科技人才積分制預計今年3月出臺。
鼓勵高科技人才積分落戶北京
隋振江表示,人才改革是創新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如何強化市場化的人才評價機制,此次改革特別強調市場化空間。“過去是靠傳統的人才評價來審批,現在是靠積分。”他透露,目前,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高科技人才積分制及相關配套政策,預計今年3月份出臺。
“本人有什么成果得到了業界認可,自己就可以根據積分對應進行自我評價,比如需要具備80分可以申請,我現在已經85分了,那 么就可以申請,如果不夠自己再接著評,都是公開的評價。”而針對外國及華裔的高科技人才,政府也正在研究通過更加便利化的技術以及人才簽證、綠卡制度等方 面,吸引他們來到中國。
同時,隋振江提到,北京市行政審批今年將繼續深化,通過改革,放養結合,進一步降低市場企業的運行成本。今年推出了京津冀全面 創新改革實驗,職業資格和資質的三省互認,建立共同信用體系,同時探索建立三省共同的成果轉移發布體系。“創新型小微企業可不可以去河北,反過來帶動我們 的金融服務企業到河北落地?這涉及到創新要素里的方方面面,包括企業、人員、人才、資本、信息。”
此外,隋振江表示,科技經費體制改革基金是政府扶持產業、扶持科技創新的重要手段。今年,北京市政府將在加強部門預算管理的基 礎上,結合幾個部門的專項資金,建立集中的科技創新基金。包括市科委、市發改委、亦莊開發區、中關村管委會等多部門,在原來的部門預算中拿出一部分建設母 基金,這個母基金再對應幾個部門關注的領域成立子基金,進一步規范和梳理、收籠基金體系。
將不再大規模建新能源汽車廠
談到工業用地的調整,隋振江表示,企業需要轉移出去,騰出來的空間結合北京新的規劃,強化核心功能,控制人口總量,提升產業水 平。“一般來說這個問題在推的過程中是個戰略問題,但是在技術層面沒有形成共識……所以‘十三五’規劃是到規劃期滿要在絕對建設用地上減少,這方面各區都 在有所考慮。”
隨后,隋振江表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在北京既有的存量空間上調整改革,并表示,今后北京將不再大規模建設新能源汽車廠。
將實行新藥持有人許可制度
在談到醫療健康方面時,隋振江提到,國家食藥總局正在全面推進國家藥品和醫療器械的審批數量,經過去年一年的規劃,出臺了圍繞 中關村的12項政策,包括新藥、新器械經過內部的綠色認證才可以生產和實行新藥持有人的許可制度等。“過去是藥廠在哪兒藥就在哪兒,現在北京是持有人、許 可人,但是生產廠不見得在北京。”隋振江表示,如此就可以實行研發、實驗生產、規模生產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