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市第一批市管城市道路大修工程施工項目招標公告發布,包括地安門內大街、舊鼓樓大街在內的12條道路確定年內“問診”,累計32.6公里城市道路將大修。
公告中列出的12條城市道路包括:石景山路玉泉路至古城大街段、復興路五棵松至玉泉路段、南河沿大街東華門大街至東長安街段、北河沿大街地 安門東大街至南河沿大街段、八達嶺東輔路西三旗橋北至北沙灘橋段、東四環輔路南段大郊亭橋至小武基橋段、東四環輔路北段東風北橋南至紅領巾橋南段、地安門 內大街地安門西大街至景山后街段、舊鼓樓大街德勝門東大街至鼓樓西大街段、德勝門外大街右側輔路馬甸橋至北二環段、虎坊路騾馬市大街至北緯路段和東四環輔 路中段紅領巾橋南至大郊亭橋段。這些道路累計長度為32.6公里,大修最長的一段為7.3公里,最短的一段只有0.6公里。
與以往相比,此次大修除了舊路銑刨、病害處理、新建路面結構、檢查井維修加固外,每一處道路大修還添了一項新內容,即更換路緣石及慢行系統整治。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道路大修過程中將全程“綠色”環保,廢舊瀝青路面材料回收率將達到95%,利用率有望達到75%。
交通部門表示,這12條路已經列入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2016年度城市道路養護投資計劃并批準建設,項目建設單位為北京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建設資金為政府全額投資。每條大路大修的工期在60天至90天不等。
另外,本市今年將組織城六區主管部門建立區級道路檢查井基礎數據庫,約有1.4萬座井蓋將建數字檔案,備案在冊。
市交通委路政局表示,在路權保障方面,本市將向自行車和步行傾斜。今年年內,300公里市區兩級自行車道將打通。城市道路大修的同時會兼顧疏通慢行系統,并且新增1萬輛公租自行車。本市還將加強自行車停車設施管理,在300條大街的人行步道上設置阻車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