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北京市全面建立“三無”電梯政府救濟機制

2016-02-24  來源:人民日報
[字體: ]

 產權不清、資金不足、物業失管的老舊電梯,因無法得到及時改造,埋下隱患。北京全面建立“三無”電梯政府救濟機制,針對不同的老舊電梯,或由財政 出資評估風險、主管部門監督責任單位落實整改資金;或協調住建等部門,簡化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使用程序;或交由各區縣政府進行救濟。

  電梯更新改造維修資金落實問題,一直是困擾電梯安全工作的“老大難”,始終得不到有效解決。為推進產權不清、資金不足、物業失管的“三無”電梯 的更新改造,北京市打通了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應急使用通道,全面建立“三無”電梯政府救濟機制。北京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宣布,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市 所有區縣均已建立“三無”電梯政府救濟制度。

  近三成住宅電梯使用10年以上

  經過近兩年的漫長等待,北京市海淀區八里莊北里小區3棟樓的新電梯在今年春節前安裝完畢。這不僅為小區居民解了燃眉之急,同時也意味著老舊電梯更新改造的政府救濟機制效益開始顯現。

  八里莊街道辦居民科科長王淑霞對改造過程記憶猶新:“八里莊北里小區4號樓、21號樓、23號樓內分別有兩部電梯。由于這些電梯都是1997年 投入使用的,運行較久,電梯老化陳舊,2013年定期檢驗結果為不合格。海淀區質監局評估后,認為6部電梯都已不具備維修、改造價值,建議更換電梯。但由 于小區沒有公共維修基金,物業沒有資金開展電梯更新工作,造成6部電梯一直處于停用狀態。”

  出于解決實際困難的需要,街道辦和社區、物業以及居民決定籌資,先給每棟樓安裝1部新電梯,待后續費用收齊后再安裝第二部電梯。然而,無論如何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改造電梯所需的費用始終沒有繳齊。從2014年迄今的近兩年時間里,每棟樓只有1部電梯運行,給居民生活帶來極大不便。

  就在居民牢騷滿腹的時候,海淀區老舊住宅電梯更新改造大修政府救濟制度出臺了,讓八里莊北里小區最后3部電梯的更新改造成為可能。

  實際上,八里莊小區的情況并不是個別現象。截至2015年底,北京市共有電梯19.2萬臺,是世界上電梯擁有量第二大城市。由于城市建設起步 早、發展快,北京電梯“老齡化”現象日益凸顯,故障率增高,其中住宅電梯尤為突出。目前,全市9.4萬臺住宅電梯中,使用年限10年以上的有2.6萬臺, 占全市住宅電梯數量的27.6%;使用年限15年以上的有4871臺,占全市住宅電梯數量的5.2%。2015年共接到電梯投訴舉報4222起,占特種設 備投訴總量的97.2%。

  緊急情況用錢,無需業主同意

  從最近幾年全國發生的電梯安全事故來看,有相當一部分電梯為老舊電梯。而產權不清、資金不足、物業失管的“三無”電梯,更成為安全事故的重災 區。北京市質監局介紹,北京市已在全國率先打通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應急使用通道,全面建立“三無電梯”政府救濟機制,從三個層面逐一解決電梯更新改造維修資 金難題。

  對于責任主體明確、但運行風險較大的公共交通、商場、學校、醫院等公共場所電梯,由市財政出資,市質監局牽頭,組織技術機構對公共場所電梯開展 風險評估,再由行業主管部門監督責任單位落實安全隱患整改資金。2015年,共完成3956臺高風險電梯安全評估,并通報主責單位和行業主管部門。質監部 門將對相關數據進行匯總分析,然后向社會公布。

  對于責任主體分散、維修資金使用困難的商業住宅電梯,協調北京市住建委等部門,創新出臺政策文件,簡化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使用程序。“電梯故障危 及人身安全”等6種危及房屋安全的緊急情況,不需經過“雙2/3業主”同意,即可直接使用電梯維修資金,先行消除電梯安全隱患。據統計,2015年全市商 品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用于電梯維修的達2.1億元,同比增長14.1%。

  對于產權主體不清、資金政策不明的電梯,納入市政府“為民辦實事”任務,要求各區縣政府建立救濟制度,采取財政補貼的方式消除安全隱患。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市所有區縣均已全面建立產權主體不清、維修資金不足的政府救濟機制。

  其中,海淀區印發《關于推進老舊住宅電梯更新改造大修工作的實施意見》,建立老舊住宅電梯隱患治理長效機制;西城區建立了老舊電梯安全隱患評估 和財政出資更換電梯的制度,去年投資2000多萬元對椿樹園、牛街東里、牛街西里和馬甸南村4個小區的60部老舊電梯進行了更換,今年將繼續該項工作,預 計投入的資金在2000萬元左右。

  將嘗試更多手段解決資金難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副研究員董文勇認為,北京市推出的政府救濟機制,為“三無”老舊電梯治理探索出了一條新路。但考慮到北京市老舊電梯數量巨大,這種政策在實施中必須嚴格設定限制條件。

  董文勇解釋說,有的小區業主可能覺得電梯壞了有政府免費修,于是消極地等靠要;有的業主、物業公司、電梯維保單位之間溝通交流后,可能更容易惡 意利用政策,都不對電梯承擔必要的責任。他建議,那些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短期內難以籌集維修金的電梯,可以由政府補貼進行改造;對于沒有公共維修基金的老 小區,政府也可以給予一定補助。

  北京市質監局特設處副處長陳輝表示,2016年將開展老舊住宅電梯更新PPP(公私合營)模式研究,嘗試引入社會資本以及采用金融租賃等創新手段,解決老舊住宅電梯更新和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資金難題。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