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時隔20年北京再次普查地名 未來力避怪名重名

2016-03-09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北京城有兩個“八里莊”、兩個“三里河”、兩個“五路居”、兩個“大柵欄”,經常讓人犯暈。近日,北京市啟動了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進一步摸清地名文化遺產。記者8日從市規劃委獲悉,未來北京命名新地名時,不會求大、求新、求怪,也會盡量避免重名。

  記住俗名 地名也要查“血緣”

  對外地游客來說,很多頭一次聽說的北京地名,有些“土”和“俗”。比如,北京地名中有一堆“窯”,比如大北窯、劉家窯、鮑家窯;還有很多 “村”、“屯”、“洼”;甚至連“墳”都有公主墳、鄭王墳、八王墳、鐵獅子墳、索家墳等等。網上關于“北京土掉渣兒地名”、“奇葩地名”的帖子層出不窮, 而且隔三差五地就能成為熱帖。

  這些地名,在第二次地名普查中會被一一記錄在案。記者注意到,1979年到1986年,我國曾經進行過第一次全國范圍的地名普查,為什么如今要啟動第二次呢?

  “這是因為第一次普查雖然留下了很多基礎資料,但是對地名文化成因的探本溯源做得不夠深入。”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說,地名普查成果轉化,有利于 摸清北京地名文化遺產情況,制定地名文化發掘、保護策略。保護和弘揚北京地名文化,是建設全國文化中心,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要內容。

  這些俗名,還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有關嗎?在一張牛街街道辦事處的普查預填信息表中,記者看到,除了地理位置、名稱、坐標外,還有歷史沿革—— “唐屬幽州潘鎮城子城之中,遼為南京東南部,金為中都內城以東,元屬元大都南城,明屬北京外城,清屬外右四區。1952年,屬宣武區……1960年4月, 成立牛街人民公社。1962年2月,恢復牛街街道。2010年7月,屬西城區。”

  這不僅僅是查地名,更像是查家底兒、查“血緣”。未來,這些整理好的成果將通過各種途徑向普通市民開放,供更多愛好者查詢使用。

  建數據庫 避免怪名重名

  普查之后,工作人員會把千千萬萬的地名匯集起來、細細梳理、建檔留存,建起更精確的“地名庫”。

  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說,一段時間以來,城市建設、文化滲透、人口遷徙、市場主體的個體行為等都會導致地名變更的現象很是常見。而在這個過程中,地名命名不規范,地名變更手續不合規,網絡地名缺乏監管,各種洋名、怪名、重名不斷出現。

  在這次普查中,北京就查到有兩個“八里莊”、兩個“三里河”、兩個“五路居”……其實“一地多名”或“一名多地”在全國各地區都不罕見。在很多開發區里,類似于“創業大街”、“創新路”這樣的名字,也非常容易重名。

  歷史上的重名雖然已經不能取消,但可以通過數據庫避免新的重名。這些地名普查成果轉化以后,北京將建設北京地名信息數據庫,為北京智慧城市運行提供信息基礎條件。

  城鄉有別 起名要遵規劃

  預計到2020年,本市將基本建成數據準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結構完善的地名普查成果轉化管理服務體系。地名普查成果,將用于編纂出版地名圖、錄、典志等出版物,建立、完善各級國家地名和區劃數據庫,開展地名信息化服務,開發研制地名信息化服務產品。

  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說,北京的地名規劃管理工作,要根據北京市區域特點與文化特色,著眼于城鄉空間的差別化,因地制宜。

  其實,在軌道交通站點命名時,北京市已經試點命名如“舊”,將一些老村、老城、老鎮的地名納入其中。即使這些村子在城市化進程中消失了,也能成為一個符號,成為當地人能傳承下去的記憶。

  而按照好找好記的原則,本市也命名了不少道路。比如羊坊村新命名的幾條路,就叫羊坊村東路、羊坊村路、羊坊村南街等等,既有老地名,又帶上了方位,好記又好找。

  而在小湯山鎮,由于定位的不同,就有酸棗嶺路、土溝路等“鄉土氣”十足的名字,也有未來科技城路、未來科技城濱河大道這樣一聽就“高大上”的路名。

  在普查的同時,本市將加快編制鄉村地名規劃、重點功能區地名規劃、重要歷史文化街區地名規劃等系列專項地名規劃,起名更能“照本宣科”。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