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新一輪社保費率降低陸續“落子” 將如何影響你我?

2016-03-29  來源:新華社
[字體: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全國兩會提出降低企業“五險一金”。近期,北京、上海、廣東、浙江、天津等地宣布下調社保費率,引發廣泛關注。

    這一輪降費率,將為企業帶來多少“降成本”利好?繳費減少,百姓的社保待遇是否受到影響?不少地方社保金收支矛盾本已突出,“減收”同時如何確保社保制度安全運行?

    降成本:對企業有多少實質利好?

    日門(江西)建材有限公司財務經理羅思對企業人力成本之重頗有體會:公司員工300余名,每月要繳納社保16萬元,員工拿6000元工資,公司還額外繳4000元“五險一金”。

    在鄰省福建的廈門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社保專員許小其卻感受到了企業減負的點滴進展。他算了一筆賬:去年10月,降低工傷保險費率,一年節省約24.6萬元;今年年初,降低基本養老保險費率,可節省43.5萬元;3月,又降低醫療保險繳費費率,一年還可節省72.1萬元。“雖然是‘小步走’,但為企業降負畢竟落到了實處。”

    在去年10月份以來分別降低工傷、養老保險費率基礎上,廈門于3月7日再次出臺一批減輕企業負擔的政策措施,其中規定用人單位醫療保險繳費費率下降1%。

    這是近期各地新一輪降低社保費率的縮影。上海、廣東、天津、浙江、福建、云南、甘肅等地陸續出臺“降費”政策,一些地方還啟動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的合并實施。目前,我國職工社保“五險”包括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五大類。“一金”即住房公積金。

    上海于3月21日宣布調整單位繳費部分的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費率,社會保險費率總水平從此前的45.5%下調到43%。廣東在此前下調養老保險費率的基礎上,近期還宣布下調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單位費率。北京近期公布相關通知將工傷保險費率由最高2%調整為最高1.9%。

    這是根據中央部署,為企業“降成本”采取的實質性舉措。去年國務院常務會議兩次要求下調社保費率,涉及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現在,占據社保繳費“大頭”的養老和醫療保險降費率也在地方有所動作。

    今年全國兩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記者會上表示,“五險一金”從總體上看還是有適當調整的空間,各地情況不同。社會保障基金是充裕的,在國家統一規定的框架下,可以給地方更多的自主權,讓他們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階段性地、適當地下調“五險一金”的繳存比例。

    中智人力資本調研中心對數萬家企業進行的2015年福利調研數據顯示,企業去年投入的以“五險一金”為主體的法定人均福利成本約為23052元,福利總成本約占企業人工成本的23%。而人社部2月底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前我國社會保險五險費率合計為39.25%。

    為了降低用工成本從沿海城市搬遷到中部地區的江西森科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偉發現,人工成本依然不低。“現行社保費率下,每位員工的社保費初步算約900元,占到員工工資成本的40%。”

    此次降低費率,能為企業帶來多大實質性利好?據上海測算,企業社保費率降低2.5個百分點,2016年全年可減輕企業負擔約135億元。而廣東則明確,到今年年底,將為全省企業減輕社會保險費(含住房公積金)約350億元。廈門地稅部門預估,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減負政策將為全市用人單位減輕超過18億元成本。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和社會保險基金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在目前企業面臨一定困難的情況下,通過降低企業的單位繳費費率來降低企業成本,是支持企業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上海市副市長時光輝說。

    保待遇:降費率如何不成降待遇?

    企業社保負擔降低后,職工社保待遇是否受到影響,這是人們關注的另一個焦點問題。

    記者在降低費率的多地進行采訪發現,包括上海、廣東、廈門等地均表示,降低費率的決定是在基金可以承受的基礎上經過精密的計算得出的,并不會影響居民待遇。一些地方此前就降低過養老保險等社保費率,在降低費率后也依然保持了養老金等待遇的連增。

    廣東省社保基金管理局負責人介紹,到2015年末,廣東省社保基金滾存余額9591億元,占全國七分之一。目前,廣東的社保基金比較充裕,這也是下調費率的基礎,絕不會以犧牲養老待遇來換取費率的下調。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趙祝平說,以養老金為例,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注重代際平衡。從個人看,個人待遇主要取決于職工本人退休時上一年的社會平均工資以及本人平均繳費工資、繳費年限、個人賬戶儲存額等因素。個人退休后的待遇增長,則主要考慮物價增長水平和社會平均工資的增幅,“下調企業的單位繳費費率,不會對養老金待遇確定和增長因素產生影響,因此也不會影響參保人員的個人養老金待遇水平”。

    上海社科院研究員權衡說,征繳和發放養老金事實上并非是“完全掛鉤”的,屬于收支兩條線,這也就意味著單位繳費部分的下調并不與居民的養老金待遇發生直接的聯系。居民領取的養老金是由多個因素綜合決定的,即使基金每年有一定的收入減少,依然可以承受,也不會影響到職工權益。

    再如醫保金。據悉,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待遇水平主要取決于個人賬戶計入標準、門急診自負段標準、起付標準、最高支付限額等。因此,即使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部分費率下調,參保人員的醫保待遇仍可能有適當提高。

    上海社科院研究員胡蘇云說,養老金、醫保等待遇早已在《社會保險法》等對其計算方式有明確的規定,“絕對不會少”。從歷年的經驗來看,如果“池子”里的錢不夠的話,政府會通過財政補貼的方式足額發放,不可能少發或者不發。

    另一個可以佐證的事實是,2013年10月,上海就曾在確保參保人員社會保險待遇水平不受影響、社保基金正常運行的前提下,調整城鎮職工社會保險中的養老、醫療、失業等社保費率水平,總體費率下調2.5個百分點。此后上海連年上調了基礎養老金、失業保險金標準,啟動城鎮居民大病醫療保險,將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和小城鎮醫療保險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額提高到39萬元。

    事實上,中央已經給公眾吃下“定心丸”。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報告中說,各地要切實負起責任,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這意味著,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今年將迎來“十二連漲”。

    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說,降低社保費率,意在為企業降成本,但不能降參保職工的待遇。未來隨著經濟發展以及職工平均工資和生活成本的變化,各項社保待遇還將逐步提高。

    防風險:社保“底線”如何穩固筑牢?

    當前,不少地方老齡化程度加劇,各項社保待遇剛性提高,社保基金收支壓力較大。在此情形下降低費率水平,是否會影響到社保金安全運行?

    趙祝平說,進一步降低職工社會保險費率,是經過嚴密測算和認真研究的,是在社會保險基金的可承受范圍內。不管是從近期還是長遠看,職工基本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進一步降低費率后,基金的安全仍然是有保障的。

    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上海10項社保基金收入3000多億元,支出2800多億元,當年收支結余400多億元,累積結余3000多億元。趙祝平表示,目前上海職工社保基金收支情況較好,有一定的積累且年度有結余。

    記者采訪了解到,2012年,廣東就將1000億元社保基金余額委托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投資運營,每年的收益率都在10%左右,2015年達15.14%,不存在養老金收不抵支的情況。

    但也有一些地方的養老金運行正面臨嚴峻考驗。比如,盡管有高額國家補貼,但黑龍江省2015年養老金缺口依然比上年擴大,將在200億元以上。目前黑龍江省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撫養比已達1.16:1,這意味著1.16名在職職工就要養1名退休職工。僅靠黑龍江省自身,養老保險費率下調已難有空間。

    再如,江西省上半年養老保險如剔除一次性收入,全省當期出現缺口的縣(市、區)有近30個。景德鎮市社保中心辦公室主任張建平說,景德鎮市養老金支付一直有缺口,去年1月和今年1月的支付,是省里提前劃轉了中央轉移支付7億多元,否則很難支付。

    “適當降低社保費率,必須建立在確保社保基金長期收支平衡的基礎上,否則就會‘摁下葫蘆起了瓢’,顧此失彼,得不償失。”金維剛表示。

    專家建議,進一步建立健全社保基金預警、儲備和保值增值機制,擴大職工社保的覆蓋面,加強社保費的征繳和基金管理,加大財政、國資等對社保基金的支持力度,以增強社保基金的抗風險能力。人社部部長尹蔚民此前介紹,目前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已覆蓋8.5億人,距離10億人的應覆蓋目標還有15%左右的空間。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