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評論:你的新車“新鮮”嗎?

2016-07-28  來源:中國質量報
[字體: ]

去餐館吃飯,服務員端出盤昨天的剩菜,你肯定不干;買時尚新裝,人家給你拿一件前年的 款式,女士立馬能急了。4S店賣給你一年前出廠的“新車”,你的感覺會怎么樣?潘女士向媒體反映:滿心歡喜買車,回來后才知道,買到的卻是一年前生產的 “舊”車。后來她和家人了解到:新車出廠后,如果3個月沒賣出去就被視為庫存車,而庫存車的價格與新車是有差別的。由于商家未告知是庫存車,因而有故意隱 瞞之嫌。

        如 今,在每個購車黃金期到來之際,專家都會提醒消費者,謹防買到過了“保鮮期”的車輛。何謂汽車的“保鮮期”?據介紹,一般存放超過3個月的汽車即為庫存 車。這種庫存車在長期存放不用的情況下,電瓶、塑料器件、車內電線等極易老化。更須當心,汽車機械結構之間的配合以及潤滑油凝固造成機械部件磨損等問題, 都會使庫存車存在安全隱患。現在我們明白了:鋼鐵塑料打造的汽車,也和牛奶、香腸一樣,有著自己的“保鮮期”。因而,在汽車買賣中,消費者的知情權顯得格 外重要。除了必須明確標出產品出廠日期外,銷售商對庫存車應該采取“保鮮”措施,比如做好庫存車的常規保養,經常發動一下等等。最主要的,是如實向消費者 講清庫存車的車況,并作出適當讓利。

        那 么作為普通人,該如何準確獲知新車的出廠日期呢?業內人士介紹,這并不難。出廠汽車的內部貼有銘牌,注明車輛發動機號、出廠日期等信息,有的打開引擎蓋即 可看見,有的在車門角落貼著。消費者可向銷售人員詢問,也可以索要該車合格證,上面均有記載。據了解,目前國家現有法律法規對此沒有界定,只要求汽車廠商 銷售的車必須要有合格證,對于是不是“新”車,業內標準是車輛行駛里程數在100公里以內就屬于新車。消協方面認為,經銷商有義務向顧客如實告知出廠日 期,讓顧客明明白白消費。消協人士還說,沒有足夠的法律依據說明車商銷售庫存車存在侵權行為,但商家在銷售產品時,應明確告知消費者產品的相關重要信息, 如生產日期、性能、功能等。同時,消費者在購買車輛時,如對車輛存放時間有特別約定的,可在合同補充條款中注明。除了上文提到向銷售人員詢問合格證以及產 品銘牌的最直接方法外,車主提車時,首先要特別注意雨刷橡膠、輪胎等部位,摸一摸有沒有明顯的老化。其次是檢查電瓶,可以試著在關閉發動機情況下,打開遠 光燈、收音機等耗電量較大的電器10分鐘左右,如果沒問題,則表示電瓶正常。最后,洗完車后,應仔細檢查車身漆面。這三招可以說是制勝法寶。

        那么,潘女士兩口子是如何慧眼識新舊的?據她老公彭先生說,“當時看 到這輛車就覺得不像新車。”這輛車剛洗過,車胎還有泥印,車內坐椅的塑料薄膜被撕掉了,坐墊縫隙還有草籽。然而工作人員解釋這是室外存放造成的。直到彭先 生在車門處看到出廠日期,才知道這車已經“滿1歲”了。這一發現,讓兩口子頓時情緒低落。瞧,普通消費者買輛新車多累啊。其實,捅破這層“窗戶紙”很容 易,只需商家別瞞著掖著,誠信經營,如實相告。而消費者要多個心眼,認真查看車況。我真心希望能在4S店瞧見這一幕:消費者進門一聲吆喝“給來輛‘新鮮水 靈’的車!”而商家笑盈盈迎上來:“管保嘎巴脆您吶!”這該是多喜興的場景.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