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京津冀試點聯合巡查護長城

2016-08-10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紅石門長城位于平谷區金海湖鎮紅石門村,距市區約110公里,是明代長城進入北京境內的起點,長城墻體跨越京津冀,被人稱為“一腳踏三省”。

    昨天(9日)下午,十來位來自北京、天津和河北的文物執法工作人員,頭頂烈日,爬至山頂“紅石門村一腳踏三省段長城界碑”處。這是京津冀長城執法聯合巡查試點的第一次行動。半個多小時前,北京平谷區、天津薊縣和河北興隆縣簽訂協議,這支巡查隊宣告成立。

    這也是國家文物局在全國推出的一項執法試點項目,未來有望在全國推廣。

    聯合執法避免“三不管”

    興隆縣的女負責人指著界碑向記者介紹說:“這段長城,河北叫三界碑段,北京叫紅石門段。”另一位長城執法一線工作人員直言:“以前是各自為政,邊界成了執法的模糊地帶。聯合執法后,明確全線都是我們的工作范圍,只要看到了就要管,而且要管到底。”

    北京市文物局文物執法大隊隊長趙建明說:“試點開始后,三地打破了‘一畝三分地’的界域概念,聯合保護巡視長城,徹底消除曾經邊界無人管的尷尬。”

    國家文物局督察司司長劉銘威站在村中一塊地圖指示牌前說:“長城是線性文物,跨省區市,有些長城甚至是縱向分割的,一個省一半兒。這對于文 物的修繕和保護都帶來一定的制約。這次打破地界限制,就是希望能夠摸索出更接地氣兒的方式,保護好長城,保護好中華文明的遺存。”

    一線的文物工作者也希望通過試點“破冰”。根據現行法規政策,執法行政有區域劃分,非本地執法人員無權處理當地違法行為。文物部門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此次試點,推動立法解決這一問題。

    巡查交界地帶違法破壞行為

    根據昨日簽訂的京津冀長城執法聯合巡查協議書,執法人員主要是開展涉及長城主體及周邊違法工程建設,開發利用、破壞長城歷史環境風貌、損壞長城主體等方面的聯合執法工作。每年,至少有兩次區域交界地帶的聯合執法。

    9月15日前,各地的長城“體檢報告”將匯總到國家文物局,報告要包括自查自糾情況,發現的突出問題以及整改方案,涉及長城的違法犯罪案件 查處情況,長城保護與執法監管難點及建議。國家文物局將組織督察組,對涉及長城的重大違法犯罪案件進行督辦。而京津冀三地試點巡查長城將持續到十月前后。

  三地定期會商通報重要線索

    現代化的溝通手段也將啟用。按要求,各方要明確具體聯絡員,建立工作溝通熱線電話和微信群,對日常發現具有傾向性的問題和對方轄區的重要線索,要及時通報。

    “重要問題要有會商機制。”平谷區文化委相關負責人說,“三方會定期開展情報會商,分析、研判、預測形勢,通報長城保護巡視的情況,執法信息有望共享。一旦遇到跨區域、跨行業的工作,各方要積極組織,統籌配合,提供人力和物力的支持。”

    興隆縣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經增加了5名專職長城保護員,縣文保部門及鄉文化站工作人員也會定期巡查,確保長城安全。“不過這些保護員一 年只有1000元補貼,每天他們至少要走2個多小時山路,每個月報告負責段長城的監測情況。我們希望聯合巡查后,能夠提高一下他們的待遇。”

    現場

    51歲護林員每天巡護5公里長城

    蜿蜒的山路上,51歲的護林員郭春江是惟一沒戴草帽的人,他一路混編在京津冀長城執法聯合巡查隊里。

    腳下碎石不斷,一會兒爬陡坡,一會兒跨道溝。皮膚黝黑的郭春江卻步履生風,宛如在平地上一般自在。這是他每天的必經路。一路上,他不時彎腰撿拾草叢里的牛奶袋、礦泉水瓶等垃圾,放進隨身帶的垃圾袋里。

    據統計,每天他要巡護的長城段有5公里左右,都位于山間。與執法人員不同,他只能算是志愿者,沒有執法權。真的遇到破壞長城的人,他的責任是及時匯報和通知執法人員。他說:“我就住在紅石門村,長城就像是我們家里的一部分,保護長城,這是應該的。”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