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不時發生的“碰瓷兒”事件被人詬病,不少人抱著“碰上算倒霉”的心態,讓“碰瓷兒”者有機可乘。記者近日親身經歷了一起“碰瓷兒”,經過斗勇斗智,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交警為此提醒廣大車主,遇到事情千萬別躲事兒。
【核心網事】囂張“碰瓷兒”者 私了不成竟砸車
近日,有媒體報道了一起“碰瓷兒”事件,廣州一位車主在公路上正常行駛時莫名其妙將兩輛摩托車“撞到”。車主下車查看情況時,“被撞者”表示自己的腿被撞傷,要求1000元私了,車主下車查看發現“被撞”的摩托車和車主的車均沒有被撞痕跡。
而當車主提出要報保險時,“被撞者”突然翻臉,打電話叫來了10多個人,連哄帶嚇一定要私了,并強調如果不私了會很麻煩,而車主一直拒絕私了,這時“被撞者”拿起石頭,將私家車主的車輛前擋風玻璃砸碎,駕駛位的車窗被砸掉。而這一幕全部被私家車主的行車記錄儀拍下。
這起被公認為的“碰瓷兒”事件,經報道后在網上引起強烈反應。不少網友表示,這種暴力“碰瓷兒”應按攔路搶劫罪論處,因為“對社會的危害極大”。也有網友對如何應對表示了擔憂。
【記者親歷】“碰瓷兒”有“套路” 莫被“牽著鼻子走”
記者近日碰到一起“碰瓷兒”事件,從剛“撞人”時的“懵”,到冷靜下來尋求警察幫助,記者發現“碰瓷兒”者也是滿滿的“套路感”,這一幕幕如果真按他們的“套路”走,難免就會掉入“碰瓷兒”者的陷阱。
第一幕:你攤上事兒了。記者遇到的這起“碰瓷兒”,與網上的相關報道相差無幾,都是“莫名其妙就把人給撞了”。正當記者感到自責并準備下車查看被撞者情況時,4個“被撞者親屬”圍了過來。本就有點慌,這下更慌,記者連忙把被撞者以及親屬請上車,并打算送醫救治。
第二幕:千方百計要私了。被撞者上車后向記者抱怨自己被撞的嚴重程度,并將袖子挽起讓記者看被撞的痕跡。然而,記者只看到了滿胳膊的紋身,在記者不斷的道歉聲中,被撞者提出“靠邊停,咱們說道說道”。
車停穩后,車上5個人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訴說事情的嚴重性,出于“為我著想”,提出如果私下解決不會留下“案底”,費用也從3000元開始,一路降到了1000元。
第三幕:報警?這事兒可就大了。此時距事故發生已經過去了20分鐘,記者在這20分鐘內也漸漸冷靜下來:他們可能就是要錢,而我可能并沒有撞到人。這時,記者想到了報警,掏出手機撥打了110,然而在與“被撞者”的一番搶奪之后,電話在110第二次回撥過來時才順利報了警。而此時的“被撞者”也一改之前的“勸導式”對話,改為威脅:你不想解決,就讓你解決不了!
你等著!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在等待交警的過程中,“被撞者”依然持續“恐嚇”,無奈記者再次撥通了110,表示自己可能會受到人身傷害,要求交警快速趕來。而這時,“被撞者”提出的“私了費”也從1000元降到了800元,最后降為500元。而在記者持續沉默中,“被撞者”放言:“你等著,這事沒這么簡單。”然后一起消失了。
隨后趕到的交警判斷,這是一起典型的“碰瓷兒”事件。
【交警支招】只要不躲事 那就沒事兒
近年來,類似的“碰瓷兒”事件屢見不鮮,有撒潑耍渾的,有暴力蠻橫的,歸根結底總離不開私了、要錢。交警提醒,遇到此類事件不要怕麻煩,也不能躲麻煩,只要你不躲事,事情就會得到妥善處理。
交警提醒,“碰瓷兒”者往往人多勢眾,一擁而上令人不及反應,這時千萬不要慌,“最壞的結果是把人撞了趕緊送醫救治,就是一起道路交通案件”。
“碰瓷兒”者關心“私了費用”多于關心自己的“傷勢”,這時不能在賠償金額上與其討價還價,要本著“積極救治,按規定賠償”的原則,一方面保護好自身安全,一方面要果斷報警,千萬不能“私了”。
報警、報保險,不能一個人扛。交警表示,現在的車輛都有交強險,而很多車輛也都會買一些商業保險,一旦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首先應該報警,其次要報保險。報警,警察會給出公平的裁決,并且不會有后顧之憂,也能保證雙方人身安全不受侵害;報保險,會由保險公司與被撞者協商賠償事宜,尤其是在面對多個“碰瓷兒”者時,不會覺得勢單力薄。
另外,要留個心眼,保存證據。當下,很多車輛都裝有行車記錄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記錄事件過程,另外也可在事故現場尋找對自己有利的證據、證人。如果發生“碰瓷兒”者暴力威脅,更要多留個心眼,保存好證據,以便警察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