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北京:老菜場重建,老味兒失落

2016-12-27  來源: 北京日報
[字體: ]

 年根兒辦年貨,老少奔菜場。過去,老北京千家萬戶都要和東單、西單、崇文門、朝內這京城四大菜市場打交道。如今,除去20年前拆掉的西單菜市場至今未復建,其余三家老招牌還在,然而推門進去,感覺卻很陌生,記憶中那熟悉的韻味沒了。

    遷址復建,難尋親密街坊

    東單、西單、崇文門和朝內四大國營菜市場分布在老城的東西南北,上世紀90年代起,為了給城市建設騰地兒,被陸續拆遷。

    老菜市場拆了,但念想兒沒斷。東單、朝內、崇文門三大菜市場都在近幾年重張,還都用著原來的名兒。

    “打車路過和平里,才發現東單菜市場的招牌掛到了這里。”市民李女士打小兒住東單,對這個招牌格外親切?伤是覺得,這塊招牌離了那塊地兒,就沒了根基。“老街坊沒幾個知道的。就算知道,誰又能跑這么遠買菜呢?”

    掀開門簾逛了一圈,李女士有些失望。去年東單菜市場重張時,一度因人流過多采取限流措施,但前后不過一年多,就已門庭冷落。在東單菜市場地 下一層的蔬菜區,雖是周末,但總共不過七八位顧客。菜品明碼標價,統一稱重,顧客和售貨員說不了幾句話,沒了當年熱熱鬧鬧的勁頭。

    幾十年前,顧客和菜市場的售貨員熟得像街坊一樣,幾乎天天都照面。一把就準,動作利落的賣糖姑娘,拿著大刀,威風凜凜的剁肉大哥,都是市場的活招牌。買的次數多了,還能互相寒暄幾句,或者笑嘻嘻抹了零頭。

    在東單菜市場,每一位售貨員的制服上都繡著“東菜·1902”。但沒一個是當年老東菜的職工,甚至大部分人連老東菜都沒有去過。

    東單菜市場的負責人也確認了這一點:“從拆遷到復建,中間隔了18年。從前的老職工找不回來了,現在的人都是新招的。”

    沒了尖貨,丟了江湖地位

    崇菜的肉餡兒,年三十兒的餃子。一句充滿煙火氣的順口溜,道盡了老菜市場的江湖地位。

    規模大是四大菜市場共同的特點。就拿老崇文門菜市場來說,挑高12米,大跨度拱形房頂,自1976年成立以來就一直是地標建筑。

    日前,記者來到廣渠門外大街尋找2010年重張的崇文門菜市場。來回找了幾圈,才在幾家飯館、快捷酒店的夾縫中發現了崇菜的門臉。

    規模小了,當年的地位也早已不復存在。記者發現,如今的崇文門菜市場斜對面就是一家世紀華聯超市,北邊200米是京客隆,往西走1.5公里是家樂福。崇菜有的貨品,這些超市同樣都有。

    “在當年,要想嘗鮮時令‘尖貨’,必須得到這四大菜市場。中秋有螃蟹,過年有帶魚,80年代還曾經包機從南方運荔枝!”住在蘇州胡同的一位居民告訴記者,他人生中第一次吃奶油蛋糕,就是在東單菜市場買的。

    老菜市場失掉地位固然令人惋惜,但也是市場開放、時代發展的必然。“計劃經濟時代既沒有流動商販,也沒有連鎖超市,所以國營菜市場的很多貨 品都是‘獨一份兒’。”東單菜市場的負責人說,現在,大街小巷都是超市、便利店,進貨渠道比較透明。要在蔬菜食品上做到差異化經營,的確不容易。

 改建超市,適應城市發展

    東單菜市場上下七層,總面積近萬平方米,既有日用百貨、食品糧油,也有進口產品,但與記憶中的“東菜”相比,這里更像個翻版“家樂福”。

    崇文門菜市場搬到了廣渠門外大街,更早異地重建的是朝內菜市場。

    早在1998年,朝內菜市場就告別了朝內大街南側的原址,與奧士凱物美合作,在東四建成了超市。如今,東四路口東北角的“物美朝菜店”仍經營得紅火,只是周圍的人們似乎更喜歡稱它為“物美”,渾然忘記它帶著國營老菜場的血脈。

    與其他物美超市相比,朝菜店沒有太多不同之處。門口堆放著購物車和塑料籃,工作人員身穿紅色的物美制服,喇叭里放著衛生紙的促銷廣告。

    金字招牌留下了,但一檔一攤位的老菜場里,那些有關柴米油鹽的情懷卻沒能留住。復建時,經營方有沒有考慮過原汁原味重現老菜場呢?

    “幾百個攤位,從進貨到稱重、收銀,全靠市場管的話成本太高。”東單菜市場的負責人說,改為超市經營后,蔬菜、水產、肉蛋、禽類都可以統一進貨渠道,手續齊全,出了問題也能及時追責。

    鏈接

    京城四大菜市場

    西單菜市場:建于1956年,曾位列京城四大菜市場之首,1997年拆遷改建為君太百貨。至今未復建。

    朝內菜市場:上世紀90年代中期改建成百貨商場。1998年在東四路口東北重建新朝內菜市場。

    東單菜市場:原址東單二條胡同南側。上世紀90年代拆除,去年在和平里重建,原址已是東方新天地廣場。

    崇文門菜市場:2010年5月告別崇文門路口西南角,遷至廣渠門。原地塊招拍掛后用于商業開發。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