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從部分公租房、自住房項目安排30%的房源面向長期穩定就業的新北京人分配,安排70%房源面向本市戶籍無房家庭分配。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昨日 表示,這項新措施是在全市保障房供應量大幅增加的背景下進行的試點工作,主要目的是加大房地產調控力度,穩定市場預期,平抑房價,滿足剛需,試點不會影響 面向本市戶籍無房家庭的保障房數量。
針對本市戶籍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本市已在研究放寬公租房準入標準、擴大保障范圍、提高市場租房補貼標準的具體方案,努力做到應保盡保,本市戶籍居民住房保障水平將進一步提高。
根據市統計局公布數據,截至2016年底,全市常住人口2172.9萬人,其中外來人口807.5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為37.2%。“長期以來,大量的常住外來人口在各行各業為北京城市建設、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這位負責人表示。
2011年以來,相關部門多次發布文件,要求公租房對象應包括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新就業職工以及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2017年中央經 濟工作會明確要求解決新市民住房問題。按照國家有關會議和文件精神,本市不斷擴大保障房覆蓋范圍,要求各區根據本區實際出臺外省市來京人員申請辦法,同 時,在園區范圍內出臺人才公租房辦法。截至目前,公租房已入住1.03萬戶非京籍家庭,占已入住家庭總量的13%。自住房在優先滿足本市戶籍無房家庭需求 同時,非京籍無房家庭已簽約3000余戶,占已簽約總量的5%。
記者獲悉,對于新北京人申請公租房、自住房,有嚴格的準入條件:一是必須是在京有穩定就業,且從事的產業行業不在北京產業禁限目錄范圍內,與非 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調控政策相一致;二是要求家庭成員在京均無住房,在京沒有購房記錄,且未享受過保障性、政策性住房;三是與居住證政策掛鉤,要求辦理居 住證。“申請公租房的,年齡要求45周歲以下。申請自住房的,應滿足繳納社保和稅金滿五年的條件。”這位負責人說,具體條件將在項目申請公告中公布,屆時 將在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官方網站上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