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huán)境保護 > 環(huán)保作文 > 正文

藏起“大辮子”穿行“三山五園”

2017-05-22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今年年底,隨著本市第一條現代有軌電車線路——西郊線開通運營,北京城將迎來有軌電車的回歸。記者昨天從中車大連公司獲悉,西郊線首列車已從大連運抵北京,并啟動調試。不同于傳統的有軌電車,西郊線列車在“三山五園”景觀段內穿行時,完全不需要煞風景的空中電纜,而是采用地面供電方式,藏起列車頂部的兩根“大辮子”行駛。西郊線列車是100%低地板列車,乘客抬腿就能上車,客流大時還可實現兩列車“組裝”成一列車運行。

        “貼地漂移”

        客流大時可兩列編組運行

        頂著近40攝氏度的高溫,西郊線啟動了列車上線調試。

        從外觀上看,西郊線有軌電車像是地鐵列車跑到了地面。列車采用5模塊編組,全長32米,最高運行速度70公里/小時,定員為300余人。

        300多人的運量能否滿足香山旅游旺季的客流需求?中車大連公司設計人員解釋,遇到旅游旺季,可以將兩列車“組裝”成一列車,實現10個模塊編組運行。據悉,現代有軌電車的一個模塊并非地鐵列車的一節(jié)車廂,列車32米的標準長度比1號線、2號線、5號線地鐵列車的兩節(jié)車廂略短一些。

        “‘組裝’之后,列車性能不會受到影響,站臺長度也已有所預留。”他說。

        據悉,西郊線列車是100%低地板,全車地板面距離軌道距離為350毫米,乘客抬腿就能上車,方便老人、兒童和輪椅乘客,堪稱“貼地漂移”。

        三路供電

        景區(qū)段藏起“大辮子”

        老版有軌電車,車頂上方總是伸著兩根長長的“大辮子”,這是因為列車需要連接上方的接觸網才能通電運行,但這樣也難免帶來空中電纜影響景觀的難題。

        甩掉“大辮子”,對于串聯“三山五園”的西郊線來說,顯得更為重要。記者獲悉,全長不到10公里的西郊線,將采用3種供電模式:地面供電+接觸網供電+車內超級電容供電。

        “列車只在巴溝車輛段附近采用接觸網供電,而景區(qū)內則基本是地面供電,看不到‘大辮子’。”中車大連公司技術人員介紹,車輛采用的地面供電系統模塊就安裝在軌道之間,列車經過時,會像磁鐵一樣吸附地面模塊供電;列車一過,地面軌道就不再帶電,同時具備安全和防水功能。而到了岔道區(qū),由于無法放置地面供電模塊,則采用車輛配置的超級電容系統供電,也不需要伸出“大辮子”取電。

        在西郊線之前,現代低地板有軌電車在珠海有過嘗試。不過,北京版列車有明顯不同,已經實現自主研發(fā)制造。

        年底運營

        5列車專配“香山紅”

        預計今年年底,全新的現代有軌電車就能“開跑”。值得一提的是,31列西郊線有軌電車中,有5列將配合西郊景觀,涂上“香山紅葉”的車身裝飾。“香山紅”版列車也將陸續(xù)進京調試。

        全長不到10公里的西郊線,是一條十足的觀光線,沿途分布著頤和園、玉泉山、香山、萬壽山等“三山五園”皇家園林,以及昆玉河、南水北調明渠的大面積水景。

        規(guī)劃圖顯示,西郊線起于香山地區(qū)4號停車場的香山站,止于地鐵10號線巴溝站西北側,自西向東設香山、植物園、萬安公墓、玉泉郊野公園、頤和園西門、巴溝6座車站。

        西郊線將在巴溝站“接入”城市軌道交通線網,實現與10號線的換乘。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換乘區(qū)別于地鐵線路之間的換乘,而更像是“地鐵換公交”——需要付費換乘;列車運營模式也更接近公交車,上車后再刷卡付費。

        據悉,西郊線列車將與地面其它交通實現混行,平均運行速度24公里/小時,但列車經過時會有對外廣播提示。如果遇到突發(fā)事故,還能迅速停車。經技術人員測算,如果列車以25公里/小時的速度運行,3秒內就可實現緊急停車。

發(fā)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