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北京市衛生計生委舉行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形勢分析會。記者了解到,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實施近三個月以來,醫療機構的技術勞動收入、可分配收入、基層診療量、醫保保障和醫療救助力度均出現了上升局面;藥費和藥占比、二三級醫院診療量、大型設備檢查費、醫保患者負擔則出現了下降趨勢。
與去年同期相比,三級醫院門急診量減少12.9%,二級醫院減少5.2%,一級醫院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增加8.6%,城區部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診療量增加20%左右,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成效初顯。一些普通病常見病逐步分流到基層機構,大醫院長期人滿為患的狀態得到初步緩解;門急診中副主任醫師號就診人次減少9.9%,主任醫師號就診人次減少22.1%,看專家難的問題有所緩解。
此外,通過取消藥品加成和設立醫事服務費及規范醫療服務項目,消除了醫療機構追求藥品收入的逐利機制,為加強公益性奠定了良好基礎,建立了醫療機構新的補償機制。病人的醫藥費用也出現了穩中有降,門急診次均藥費和出院患者例均藥費均比去年同期下降。4月8日以來,藥品陽光采購金額累計達到141億元,節省藥品費用11.4億元,藥品價格平均下降超過8.1%。僅藥品陽光采購一項,預計今年可節省藥品費用30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