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容城縣工會大樓,美容美發美甲班培訓課上,老師現場示范剪發。
為參加雄安新區建設,提升自身素質,掌握一技之長,逐漸成為新區群眾的新訴求。
“向新區百姓提供基本的技能培訓,引導他們快速上崗就業。”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及三縣相關部門,通過多層次的教育培訓,增強廣大農民就業創業技能,推動新區農民向市民轉變,實現“勞有所崗,少有所為”。
不同年齡段、不同學歷的人群鉚足勁,通過學習來提升自己
6月28日11時,容城縣容城鎮北城村41歲的李建良來到村民服務中心,報名參加建筑類培訓。他此前從事過電工、瓦工、木工等工種,現在想在木工方面多學些理論知識,立志將木工、木雕的技藝發揚光大。
參加技能培訓的還有李建良的妻子牛偉娜,她要參加茶藝師培訓。“想通過茶藝師培訓,在禮節、素質方面提升自己。”牛偉娜說。
“在家門口就能享有免費的就業技能專業培訓,將來新區建設需要各行各業有技術、有本領的人,掌握一技之長非常必要。”認準了這個理,大家的熱情被點燃,報名的人數急速上升。不同年齡段、不同學歷的人鉚足勁,通過學習來提升自己。僅6月27日、28日兩天,該村就有600人報名參加各種培訓班。
目前,新區開展的促進就業創業培訓班多點開花。經廣泛征集意見后確定的12個培訓項目中,家政服務管理、茶藝師、美容美發美甲、電腦操作、養老孕嬰護理管理、電商運營、廚師、綠化等項目在新區三縣如火如荼開展起來。
7月5日10時,在容城縣創一職業培訓學校上完第一次會計培訓課的翟超超感到收獲很大。辭掉服裝廠工作后,翟超超選擇到創一職業培訓學校學習計算機辦公課程。現在新區開始免費培訓,她又迫不及待地報名參加會計班的學習。“技多不壓身,利用這個機會好好充實自己,以便將來好好發展。”
優秀職業培訓機構充分尊重適齡勞動者的意愿,因人施培,因崗施培,量身定制培訓計劃
6月26日,新區實施就業創業培訓計劃以來首個電商創業培訓班在容城縣大河鎮東里村幼兒園開班。8時,保定世紀宏光技工學校校長董大治帶著4名老師早早到來。從這天起,他們每天驅車60多公里,從保定趕來講課。
一張課程表,醒目地張貼在教室門口,課程有平臺運營、社群營銷、店鋪診斷等電子商務課程。
據大河鎮黨委書記張會光介紹,該鎮是容城縣服裝和毛絨玩具產業的聚集地,全鎮僅毛絨玩具企業就有1350家,目前電子商務成了小企業主青睞的新興經營方式。
“先進行三天的入門課程培訓,之后根據大家的要求,還可以安排更深些的課程,以及上網實際操作等課程。”董大治說,他們學校與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聯合打造了電商產業園,針對大河鎮多數企業電商人員缺乏的情況,該校將提供500名相關專業的大學生,幫助這些企業建立及運營電商平臺。
小企業主劉喜澤帶記者來到毛絨玩具庫房,拿著一對喜字和唐裝娃娃毛絨玩具說,他擁有這兩款產品的著作權,每年銷往義烏等地的產品達四五十萬件。“中間商多,利潤太低。通過培訓,掌握電子商務運營等技術,利潤能成倍提高。”劉喜澤對培訓后的電商運營充滿期待。
作為雄安新區培訓計劃主要內容的“聚力雄安送培訓”,使廣大新區百姓就近接受培訓。來自保定市以及新區三縣的職業培訓機構承擔了這個計劃的具體實施,他們充分尊重適齡勞動者的意愿,因人施培,因崗施培,量身定制培訓計劃。通過開展適應性培訓、就業技能培訓等7個方面的培訓,全方位提升被培訓者的素質和技能。先期的培訓工作主要針對啟動區,陸續擴大到起步區及全區范圍,爭取使新區適齡勞動者都享受到免費的、高質量的就業創業培訓。
到2017年底,雄安新區就業創業培訓的政策措施和服務體系將進一步完善,將組織10000名有培訓愿望的人員參加就業或創業培訓,打造一批“創業明星”和“技能精英”。從2018年起,新區將大規模開展就業創業培訓,使有培訓愿望的人員每年可享受一次就業創業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