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碼“新零售” 巨頭布局北京商業新實體
天貓超市開通“北京頻道”,打造“三公里理想生活區”;新零售押寶消費升級,線上線下一體化是核心
盒馬鮮生北京新開業門店。新零售創造的新線下消費體驗得到北京市民認可。
8月6日,天貓宣布聯動盒馬、蘇寧、銀泰、易果生鮮以及眾多品牌合作伙伴,在北京率先啟動“三公里理想生活區”計劃,天貓超市也開通“北京頻道”,為消費者提供基于位置及線上線下貫穿的全方位“理想生活”。
記者發現,對新零售市場的布局,正成為國內互聯網公司和線下商業實體熱捧的風口。巨頭和資本扎堆的熱潮,加速了線下體驗、線上下單的零售 整合,同時各家也在培養年輕消費者青睞的生活方式,新零售業態也從阿里巴巴去年提出的一紙概念走到京城市民身邊。專家指出,各家需要解決投入成本高、回報 周期長等商業問題,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巨頭扎堆北京新零售市場
在各企業加碼線下的過程中,一場布局北京市場的新零售大棋已經開局。
6月9日,阿里投資的盒馬鮮生第10家門店在北京朝陽十里堡開業,正式進軍北京市場。其通過線下門店的覆蓋,實現了在門店3公里范圍內最快30分鐘配送。
兩個月后,天貓宣布在北京啟動“三公里理想生活區”計劃;天貓超市也為此開通“北京頻道”,阿里系宣布“北京中心”建成,試圖通過整個阿里生態布局,深耕北京新零售市場。
7月19日,美團點評在望京開了首家線下生鮮超市掌魚生鮮,試圖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新零售業態。與盒馬鮮生不同的是,其在店內并沒有設置餐飲和休息區域,而是定位以生鮮、日用產品為主的超市模式,通過線下門店為周邊消費者提供網絡下單后快速送達服務。
“新零售”的大旗下,也集聚了傳統生鮮電商勢力。專注于社區倉儲模式的每日優鮮孵化了內部無人超市項目,為北京的B端企業用戶提供“生鮮茶水間”服務。此外,專注線下便利店零售模式的繽果盒子、小麥便利店均已完成A輪融資,融資金額都超過1億元。
家居巨頭也在跨界新零售。就在8月,居然之家推出了旗下首個無人便利店怡食盒子,依托旗下大賣場的商品供應鏈體系來試水零售終端新業態。
電子商務觀察者、萬擎商務咨詢公司CEO魯振旺認為,各家之所以在今年加碼新零售,一方面是基于消費升級的大趨勢,另一方面從線上來看,傳統垂直類生鮮電商發展進入瓶頸階段,整體增速放緩且融資困難,所以要通過線下零售門店釋放出升級模式的信號,以尋找新的增長點。
前期試水成本居高不下
在資本和技術加速進軍新零售進程中,其運營成本、盈利能力等商業邏輯也值得考量。以“超級物種”為例,其落地進展并非一帆風順。
2017年初,永輝超市在福州開設首家超級物種店,店面營業面積達500平方米,內含永輝孵化鮭魚工坊、生活廚房、波龍工坊等8大項目。同年5月,永輝超市福州第二代超級物種店營業,店內面積+外擺面積達到1000平方米,并新增了擇物工坊、超級外賣兩大項目。
在永輝超市的定義中,“超級物種”將是未來超市+餐飲的商業復合體形式。同時,其背后的運營方永輝云創科技有限公司還在被持續加碼。今年1月,永輝超市宣布與今日資本以4.6億元共同增資永輝云創,此次增資后其注冊資本將達到10億元。
記者注意到,根據永輝超市最近發布的2017半年報,截至目前超級物種店面共有5家,其中福建4家、廣東1家。如果按照其宣布的今年新增 24家店面的目標,這一計劃的完成度僅為1/5左右。同時,負責超級物種新零售項目的永輝云創科技有限公司,截至年中虧損達8163.7萬元。
盡管永輝超市對于新零售野心勃勃,但從上述財務數據來看,受制于線下門店投資巨大、盈利模式尚不清晰等因素,其新增門店速度并未達到預期目標,且尚未進駐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這也對超級物種等進軍重資產的模式提出考驗,其投資回報率能否支撐起可持續化的運營?
“超級物種、盒馬鮮生前期投資巨大,資本回報周期漫長,所以在一段時間內勢必處于虧損狀態。”魯振旺表示。不過記者注意到,盒馬鮮生開業半年的店面即可實現盈虧平衡。
魯振旺認為,目前各家投入巨資進軍新零售,也是押寶消費升級大趨勢。而當前的核心指標在于能否吸引到足夠多的黏性用戶,接受并適應這種新型的生活消費方式,打通線上線下的閉環消費,“單店盈利能力并不是現階段的重點。”
“線上線下都好”是新零售試金石
盡管前期投資巨大,但從衡量線下零售門店的核心指標坪效比(每平方米銷售額)來看,新零售業態仍舊顯示出巨大優勢和潛力。
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此前曾透露,盒馬鮮生目前的坪效比是線下零售企業的3-5倍;APP線上轉化率大概為35%,是傳統電商的10-15倍。
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永輝超市的坪效比為2.14萬元/平方米,華聯綜超的坪效比約為9576元/平方米(平均數據)。而根據招商證券的調研報告,盒馬鮮生北京十里堡店的年銷售額預計在3.49億元左右,坪效比達3.49萬元/平方米。
截至目前,盒馬鮮生共在北京、上海、寧波等地開出13家門店,未來還計劃通過聯營方式在全國繼續拓展2000家門店。如果按照單店萬平米的經營面積及3.49萬元/平米的坪效比粗略估算,盒馬鮮生目前已能夠實現45億元的年銷售額,未來將突破6980億元的銷售規模。
這也意味著,如果盒馬鮮生將來覆蓋2000家門店后,其年均銷售收入將超過A股超市行業上市公司的總和,也相當于再造14個永輝超市。
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認為,新零售的電商+實體模式要依靠在全國范圍規模化擴張來攤銷整體成本,“除北京、上海等一線標桿城市外,二三線城市也是很重要的市場,整體來看也能攤平、降低平均每平米的人力、運營、房租等成本。”
“新零售就是線上線下都好”,此前馬云給新零售的定調,透露了阿里的新零售邏輯。也是新零售最終能否成功的試金石。
對盒馬鮮生等而言,其核心目標是在線下門店投入密集資本,創造極致消費體驗,同時通過數據能力和智能硬件能力,創造極速配送服務和一鍵退貨服務 等新消費體感,從而使更多消費者愿意回到線上消費。通過線下門店“面對面”與消費者零距離接觸,培養其信任感,以及新型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進而為線上 市場帶來巨大的增量空間,最終帶來整個零售坪效的提升。
盒馬鮮生侯毅透露的一組數據是,其上海金橋店目前線上訂單達到70%,將來要將線上訂單做到線下的10倍,也就是線上訂單占比到90%左右。
“零售終端門店能夠將互聯網的品牌、產品、標準化優勢普及到線下市場,這是一種全新的零售業態創新。”洪濤表示,新零售能夠推動電商與實體之間的全面融合,但也要注意同質化競爭問題。
“如果只是在線下門店添加互聯網品牌這一重復增量,但忽視了背后真正的數據能力,真正的業態創新和消費體驗的提升,行業可能又會陷入傳統生鮮電 商燒錢換規模的困境中。新零售必須要通過數據賦能,增強消費者洞察能力,不斷創新消費體驗,形成能夠持續吸引消費者的全新商業業態。”洪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