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人工智能盛宴孩子們沒看夠

2017-08-29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昨天,世界機器人大會迎來大批觀眾,一對母子正在觀看手術機器人的演示。

  能畫畫,陪聊天,會彈鋼琴,還能兜售礦泉水……持續五天在亦莊上演的“機器人總動員”精彩紛呈,吸引一批批市民前來體驗人工智能的科技盛宴。昨 日,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落下帷幕,記者從市經信委獲悉,本次機器人大會共吸引24萬觀眾到場體驗,在線觀看直播的人數也突破680萬人次,相關企業還 簽署了近80億元的合同。

  看不夠:

  “水母為什么能飛上天”

  剛剛過去的周末,世界機器人大會迎來了最熱鬧的時刻,很多市民帶著孩子、老人一起來到現場,體驗一把“未來生活”。

  來自德國的“空中水母”機器人被圍得水泄不通,一些爸爸干脆讓孩子騎在自己的脖子上。一陣煙霧飄起,白色的水母搖曳身姿,仿佛在海洋里游動。 “飛起來了!飛起來了!”孩子興奮地跳起來。“水母為什么能飛上天?”“我怎么沒看到它身上的發動機呀?”連珠炮似的問題從圍觀的小朋友們口中冒了出來。

  這個空中水母由一個氦氣球大腦袋和八根觸須組成,總重量才1.3公斤,柔軟的觸手能夠產生類似于生物蠕動的驅動力,這在航空歷史上堪稱首創。

  昨天下午,當仿生水母空中飛行時,一名好奇的孩子突然跳起,用手抓住了仿生水母機器人的一只觸角,這一抓讓仿生水母意外“受傷”。隨后,德國工程師緊急修補了水母機器人。

  在康力優藍展區,作為第二次參加機器人大會的“優友”機器人,如今越來越聰明了,能夠通過人類聲音、面部表情來識別對方的情緒。

  會場里,售貨機器人就是服務員,滿載著礦泉水在人群中自動穿梭、避障,身上還寫著“口渴掃我,兩元一瓶嗨起來”的字樣。

  高智商:

  3分鐘為你現場體檢

  除了流水線上大量應用的工業機器人,能舞獅、會畫畫、能彈鋼琴等身懷絕技的機器人數不勝數,讓現場觀眾們大開眼界。

  30厘米高,擺在桌上小巧可愛的機器人“小火寶”,功能頗為強大。在屏幕上輸入年齡、身高、體重等基本信息,再把小火寶頭上的耳機摘下,戴在自 己的耳朵上,3分鐘后,小火寶就會給你提供一份健康報告,血壓血糖、胃腸功能、腦神經、體內微量元素等信息有無異常等一覽無余。

  秘訣在于小火寶的耳機。“耳機內有傳感器,而人類的耳朵其實是包含很多穴位的一個重要器官。通過耳機傳感器和耳朵接觸,發射少量電磁波后,后臺 就能收集到關于人類身體的大量信息。”哈工大機器人集團項目經理陳真介紹,收集到的這些信息與全國多家三甲合作醫院的信息比對后,系統就會分析出用戶可能 的身體異常信息,為家庭用戶進一步到醫院就診提供參考。

  另一款卡通兔子外形的智能導診機器人也吸引了不少市民關注體驗。體驗者只要在屏幕上的人體圖像上點擊不舒服的身體部位和癥狀,就能知道自己該掛哪個科室的號,還能選擇問診的醫生,給導診人員減輕了不少負擔。

  家中如果有吃飯不能自理的老人或是病人,每到飯點,總要有人要先餓著肚子,專門照顧老人或病人。小巧的用餐輔助機器人,就能把家人解放出來,也讓老人、病人有尊嚴地進食。

  這款機器人由一個小巧的外部遙控設備控制,只要進行簡單的設置,用戶就可以通過機器人的輔助獨立用餐。“這款機器人可以讓有飲食障礙的人士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節奏吃飯,日后可能會增加語音互動的功能,讓機器人與人的交流更有溫度。”工作人員說。

  促普及:

  機器人編程進課堂

  “該你了。”下棋機器人催促著小男孩,小男孩右手拿著黑色的棋子,盯著棋盤,琢磨著下一步該怎么走。

  “哎呀,不該往那兒下的。”一旁的媽媽替他著急。小男孩“掉”進了機器人的陷阱,幾步走下來,下棋機器人就贏了。不服輸的孩子還想過招,可展會即將閉館,他不得不跟著家長抓緊時間參觀其他展區。

  不遠處,北京市第二中學亦莊學校的展臺吸引眾多家長和孩子駐足參觀。“小學生自個兒設計制作機器人,厲害呀!”一位家長夸贊道。這是本屆世界機 器人大會唯一一個小學生機器人展區。“我三年級的時候上過幾何機器人課程,自己動手組裝拆解機器人很有趣。”五年級的張希銘當起了現場講解員。

  隨著人工智能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對機器人產生興趣,不少學校開始把機器人編程引進課堂。北京市第二中學亦莊學校的張老師說:“設計機器人要從娃娃抓起,讓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都得到鍛煉。”

  經過連續三年的舉辦,世界機器人大會為全球機器人產業搭建起了展示最新成果和產品的舞臺,也將顯著促進北京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壯大。

  相關新聞

  世界機器人大會發布

  機器人領域十項技術展望

  在27日舉行的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閉幕式上,世界機器人大會專家委員會結合機器人發展態勢和演進規律,發布“機器人領域十項最具成長性技術展望(2017-2018年)”。醫療、勘探、國防等領域成為重點標的。

 。ㄒ唬“軟體的機器人”——柔性機器人技術

  該技術是指采用柔韌性材料進行機器人的研發、設計和制造,一般采用記憶合金、氣體驅動等控制方式。柔性材料具有能夠在大范圍內任意改變自身形狀的特點,在管道故障檢查、醫療診斷、偵查探測領域具有廣泛前景。

 。ǘ“機器人可變形”——液態金屬控制技術

  該技術是指通過控制驅動電磁場外部環境,對液態金屬材料進行外觀特征、運動狀態的準確控制的一種技術,可以用于智能制造、災后救援等領域。

  (三)“生物信號也可以控制機器人”——生肌電控制技術

  該技術是指利用人類上肢表面肌電信號來控制機器臂的技術,可以增強人機交互的自然性和主動性,在遠程控制、醫療康復等領域有著較為廣闊的應用。

 。ㄋ模“機器人也可以有皮膚”——敏感觸覺技術

  該技術是指采用基于電學和微粒子觸覺技術的新型觸覺傳感器,使機器人擁有類似人類皮膚的敏感觸覺,能夠讓機器人對物體的外形、質地和硬度更加敏感,最終勝任醫療、勘探等一系列復雜工作。

 。ㄎ澹“機器人‘主動’和你說話”——會話式智能交互技術

  該技術是指結合語音喚醒、遠場語音識別和深度語義理解技術,讓人與機器能夠實現人與人一般的交互方式。機器人不僅能理解用戶的問題并給出精準答案,還能在信息不全的情況下主動引導完成會話。

  (六)“機器人可以有‘心理活動’”——情感識別技術

  該技術是指通過融合人類面部表情、語音特征、眼動狀態和肢體識別等多類別狀態特征,并且通過感知技術綜合判斷,實現對人類情感甚至是心理活動的有效識別,使機器人獲得類似人類的觀察、理解、反應能力?蓱糜跈C器人輔助醫療康復、刑偵鑒別等領域。

 。ㄆ撸“用意念操控機器”——腦機接口技術

  該技術是指通過對神經系統電活動和特征信號的收集、識別及轉化,使人腦發出的指令能夠直接傳遞給指定的機器終端,在人與機器人的交流溝通領域有重大創新意義,可應用于助殘康復、災害救援和娛樂體驗。

 。ò耍“機器人為你帶路”——自動駕駛技術

  該技術是指通過深度學習、機器視覺、人機交互等多種技術融合,實現汽車、飛機、船舶等交通工具的自動駕駛。應用自動駕駛技術可為人類提供自動化、智能化的裝載和運輸工具,并延伸到道路狀況測試、國防軍事安全等領域。

  (九)“再造一個虛擬現場”——虛擬現實機器人技術

  該技術是指基于多傳感器、多媒體和虛擬現實技術,實現操作者對機器人的虛擬遙控操作的技術,在維修檢測、娛樂體驗、現場救援、軍事偵察等領域有應用價值。

  (十)“機器人之間可互聯”——機器人云服務技術

  該技術是指機器人本身作為執行終端,通過云端進行存儲與計算,即時響應需求和實現功能,突破單機模式限制,有效實現數據互通和知識共享,為用戶提供無限擴展、按需使用的新型機器人服務方式。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