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大通濱河公園有望明年開放

2017-09-28  來源:北京晚報
[字體: ]

 “出京第一棚戶區”將變“進京第一窗” 打通大運河歷史文脈

        這里是朝陽與東城的交界,與繁華的CBD咫尺之遙。但就在兩年前,沿 著通惠河北路橋由西向東行進,遠遠就能看到林立的高樓中一片破敗的區域,在綠化帶掩映下,危房成片的西忠實里棚戶區就在此處,400多戶居民住在房齡已經 幾十年的老舊平房之中。那時候,人們習慣稱之為“出京第一棚戶區”。

        2015年,西忠實里啟動騰退,成為東城區首個實行征收政策的平房區 棚改項目。兩年過去了,昔日的西忠實里棚戶區已經完全轉變了面貌,化身占地面積9.5公頃的大通濱河公園。明年5月,大通濱河公園有望正式面向市民開放, 屆時,將成為綠樹成蔭的“進京第一窗”。

        過去 ▶棚戶區水電不通

        2015年冬的一天,零星的雪片紛紛揚揚撒向通惠河南岸一片破敗的老 舊平房區內,院落間坑洼不平的路面上泥濘不堪。過道兩側布滿擠擠挨挨的平房,每間不過一二十平方米。從這家的窗戶向外望去,直接就能看進對面人家的屋里。 由于緊鄰鐵路線,火車晝夜呼嘯而過,長則一個多小時,短則三五分鐘,震耳的火車呼嘯聲便響徹整個平房區。

        從上世紀北京站開始建設起,400多戶居民便漸漸聚集于此,蓋起連片 的平房,很多住戶都是當初修建鐵路的工人。居民家中水電氣熱哪個都不通。平房院里雖然家家戶戶都安裝了水龍頭,但由于水壓不足,新蓋起來的公廁因缺水只能 當旱廁使用,電壓不穩無法使用空調等載荷量大的電器,有線電視也已經停用了5年。盡管如此,由于租金低廉,這片平房區還是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口聚集,外來租 戶超過了一半以上,私搭亂建嚴重,同時也是案件高發區。

        現在

        ▶春可踏青秋可游

        喬木1681株、花灌木1407株、綠籬色帶1910余平方米、時令及宿根花卉2245平方米、草坪地被等22033平方米。秋風初起,走進大通濱河公園,就好像來到了一座水邊的植物大觀園。

        從事公園設計20多年的公園設計師張立真一邊走,一邊講解,“這兒特意種了梅花,因為這離明城墻遺址公園不遠,每年3月那里的梅花節遠近聞名,所以我們在這也種了很多梅花。”

        張立真說,老北京城的百姓自古就有在東便門附近踏春、賞秋的習慣,大 通濱河公園恰好就在東便門附近,所以園中特意選擇了可以營造四季景觀的植物。“比如春天,園子里梅花、桃花、海棠盛開;夏天,丁香、紫薇、木槿吐蕊;秋 天,元寶楓的葉子轉紅,白蠟樹、七葉樹的葉子則變得金黃;到了萬物肅殺的冬季,云杉、油松依舊可以增添綠意。”

        不光能賞景觀花,還能健身鍛煉。東城區園林局副局長徐莎告訴記者,為 了給中心城區的百姓在綠地中提供更多的戶外活動場地,大通濱河公園特別修建了約5公里的健身步道,還拿出3000多平方米的地方,建設了1個籃球場、1個 足球場、1個網球場和1個多功能場地,并配套了多種健身器械。

        ▶老城磚保留歷史感

        在大通濱河公園中,一堵滄桑感十足的老墻引人注目。據張立真介紹,西 忠實里棚戶區改造的過程中,工人們發現有一個老太太家的破平房,用的墻磚似乎和別人家的不太一樣。專家立刻前來考證,這才發現,老太太家用的竟然是當年明 城墻的城磚,就和明城墻遺址公園里剩下的老城墻磚一模一樣。“應該是當年居民將附近東便門城樓旁的老城墻磚拆掉,蓋成了自家的平房。這么珍貴的老城墻磚不 能浪費啊,于是,我們就把這些老墻磚再次加以利用,砌成了公園內一段景觀墻。”

        大通濱河公園與其他公園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的歷史感。清代《竹枝 詞》上說,“大通橋上望漕糧”,說的就是當年大通橋漕運碼頭的盛景。徐莎說,歷史上東便門城樓的北側就是大通橋,大通橋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被拆除,具體的 位置已無從考證。大通濱河公園就因大通橋而得名。公園里特別設置了一處“大通追憶”的景觀,讓人們在昔日的繁華漕運之地追憶過往,感受歷史的文脈。

        ▶園林設計“生態優先”

        張立真曾經參與過北京多個公園、綠地的設計,談起20多年來北京園林設計的變化,她說,無論是對樹種還是對草種的選擇,都在不斷變化,給她感觸最深的,就是近些年來越來越注重“生態優先”,越來越多的植被采用的是節水、環保型的。

        20多年前,北京的草坪用得最多的,是一種鄉土草種“羊胡草”,這種草一到了秋冬就變黃。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后來漸漸改用了冷季型草坪,可是這種草雖然一年四季都常綠,但卻特別廢水,也不環保。

        如今,公園已經明確要求,植被中要有70%以上采用的是大型喬木、灌木來覆蓋,而舍棄了大面積耗水量大的草坪。以大通濱河公園為例,在選擇草坪的時候,運用最多的就是節水耐旱型的嶗峪苔草和青綠苔草等。

        另外,公園還運用了海綿城市的理念,以鵝卵石、礫石土構成的植被淺溝在公園里隨處可見。別以為這只是一處精致的小景觀,其中蘊含著海綿城市的自然積存、自然滲透的理念。

        專家點評

        打通大運河歷史文脈 連接副中心城市綠網

        北京園林學會特聘專家 劉巍

        大通濱河公園的位置重要而特殊。之前,因為這里是西忠實里棚戶區,所 以成了通惠河生態走廊的一個斷點。棚戶區拆遷后,大通濱河公園的建成將生態走廊有效連接起來,從更長遠的視野看來,也連接了中心城區與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綠 網和生態脈絡。同時,濱河公園建在大通橋的遺址附近,正處大運河的重要節點之上,更是起到了承上啟下、打通了大運河的歷史文脈,讓歷史得以延續。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