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全球專家為特大城市治理擁堵建言獻策

2017-12-04  來源:新華網
[字體: ]

用“可交易電子路票”購買車輛通行需求;用“杠桿”積分系統控制私家車出行強度……特大城市未來交通系統規劃與管理國際研討會近日在北京落下帷幕,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為特大城市治理擁堵建言獻策。

  交通是城市的命脈,是城市發展的支撐條件。北京作為世界超大城市,人口基數大、出行密度高、網絡結構龐雜,如何解決好擁堵問題,合理建設基礎設施、提高公共交通服務水平,是一個世界級難題。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給交通帶來了新的動力,北京希望利用這些技術構建現代化智慧交通服務體系,進一步緩解擁堵。

  受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邀請,包括美國工程院和科學院三位院士在內的五名國際專家,與北京交通規劃和管理部門進行了交流。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達甘索(Carlos F.Daganzo)建議,通過一個“杠桿”積分系統來控制私家車的出行,積分的設置可以隨時間、空間變化。通過這個控制系統,可以保證城市道路在任何時刻都有最優的暢通交通,從而提高出行效率。如果城市的人口發生變化,“杠桿”可以調整,因此不會出現嚴重擁堵。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楊海提出“可交易電子路票系統”的理念。這種路票可以像股票一樣自由交易,每位出行者或者合資格的市民可以得到同等數量的電子路票,用來“支付”車輛通行需求。管理部門可以通過這種手段將車輛的總行駛里程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達到減排的效果。

  對未來的交通規劃與管理,專家建議構建互聯智慧城市。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維拉雅(Pravin Varaiya)提出了交叉口處的智能車超視野技術,這個技術利用傳感器及交叉口設施互聯,避免自動車撞車事故的再次發生,從而緩解交通事故帶來的擁堵。

  據悉,北京已向全球最優秀的科學家發出邀請,建立“國際城市交通在線智庫”。通過這個智庫建立城市交通數據庫,并向世界開放,實現國際大城市交通治理經驗分享。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