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廳水庫八號橋濕地效果圖。
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今年永定河生態修復工程中首個濕地項目——官廳水庫八號橋濕地近日開工建設。該濕地位于永定河入官廳水庫的咽喉位置,面積達210公頃,主要用于涵養永定河水源、凈化入庫水質。建成后,該濕地將成為永定河流入官廳水庫的又一道生態屏障。
天已入冬,在河北懷來縣永定河狹長的河灘地上,原本遍植玉米的土地上熱鬧起來,十余臺挖掘機同時作業,開挖八號橋濕地工程土方。這片位于官廳水庫永定河入庫口八號橋下游的河道灘地,距永定河匯入官廳水庫的入口處約4公里,西至大秦鐵路,東至八號橋水文站,沿河道延伸約3.5公里,寬約700米,總面積210公頃。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八號橋濕地工程預計明年10月竣工,將大幅改善官廳水庫水環境。當上游來水主要水質達到地表水Ⅳ類標準時,通過八號橋濕地凈化,能將入庫水質主要指標提升至地表水Ⅲ類。這片新建的210公頃濕地,每日可凈化入庫水量26萬立方米,年凈化水量接近0.7億立方米,將大幅削減上游污染物。通過植物根系、菌藻游魚的凈化作用,永定河來水中30%的污染物將被凈化,相當于每年減少入庫有機物600噸。
根據規劃,這片濕地將水綠交融、地勢起伏、形態多樣,為動植物營造適宜生長的環境。濕地內部景觀也非常多樣,既有溪流、湖泊、島嶼,也有溝渠、森林、田園。濕地建成,不僅進一步提升官廳水庫水質,還能改善官廳水庫周邊水環境,未來將成為世園會、冬奧會周邊重要景觀節點,支撐世園會及冬奧會成功舉辦。
早在2004年,永定河匯入官廳水庫入口處就已建成了黑土洼濕地,作為永定河入官廳水庫的第一道生態屏障,日處理規模約30萬立方米,年處理水量接近0.9億立方米,占上游入庫水量的60%左右。如今新建的八號橋濕地,將與黑土洼濕地協同運行,共同凈化上游來水,保障官廳水庫水質安全。
官廳水庫八號橋濕地工程是本市今年率先啟動的15項工程之一,既是本市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的起點,也是永定河流域京津冀協同治理的突破性工程。根據《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總體方案》,下一步,官廳水庫上游將逐步增加外調水量,為完成官廳水庫水質目標,多個濕地將緊鑼密鼓開始建設,包括媯水河濕地群、庫濱帶濕地、黑土洼濕地擴建工程等。2022年前,官廳水庫及周邊地區將累計新增森林濕地水面4.4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