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開始,北京的產權型保障房開啟“共有產權模式”。從供地到開工、再到入市、申購,一大批項目正在路上。記者從市住建委獲悉,截至11月底,本市已經有38個共有產權住房入市,其中34個項目入市待申購,房源大約3.5萬套。這也意味著,近期將陸續有3.5萬套共有產權房開放申購。
通過分享產權,政府和老百姓一起努力解決住房困難問題,北京自9月推出的共有產權住房吸收了以往各類保障房的經驗。從10月開始,朝陽、平谷、延慶等區都在陸續推出共有產權房。
近期會有多少項目開放申購?市住建委給出了一份數據:截至11月底,本市共有產權住房已入市項目38個,其中未申購項目34個,房源3.5萬套;已啟動網申項目4個,房源3321套,包括已選房項目1個,銷售424套。
這些只是已入市的共有產權房。后續還有大批項目已經供地和開工,將源源不斷供應。截至11月,北京已開工保障房65479套,其中公租房7598套、產權類保障房3807套、棚改安置房54074套,而產權類保障房主要是共有產權房。
此前,市場上有過“今年自住房(共有產權房新政出臺后,自住房已轉化為共有產權房)供應5萬套”的說法。不過,記者獲悉,5萬套主要是針對供地環節而言,而市住建委披露的數據主要是指實際開工量。按照當前北京保障房“當年供地、次年開工”的模式,今年供地的共有產權住房地塊,有望在明年實現開工。
近期,共有產權房供地也不斷加快。據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數據統計,11月份北京全市共新增土地供應14宗,其中居住類用地10宗。在這10宗宅地供應中,有4宗為共有產權房用地,且這4宗地都全部用于共有產權住房建設,均價基本都在兩三萬元左右。
“自住房升級為共有產權房之后,北京明顯又加大了共有產權房的供應力度。”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分析,今年9月、11月各釋放了4宗共有產權房用地,這對增加中低價位住房供應,滿足剛需人群置業需求有著重要意義。
在開竣工數量不斷增長的背后,保障房品質也正在大幅提升。今年,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率先將新納入保障房建設計劃的項目全面實施裝配式建筑。同時,本市還率先實施公租房建設與評價地方標準,全面構建起以設計、建造、評價、管理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標準化實施體系,提升居住品質。共有產權房建設方面,將率先實施《北京市共有產權住房規劃設計宜居建設導則(試行)》,從土地入市到竣工入住全過程產業鏈監管。
本市保障房籌集也出現了不少新模式,引導和鼓勵全社會支持參與住房保障工作,拓寬保障房籌集渠道,實現多主體供給。如不少國有企業利用自有用地建設保障房,目前已建設約12萬套。本市也在加快培育市場供應主體,鼓勵企業自持商品房作為租賃房源。數據顯示,目前企業自持租賃房項目有27個,自持面積約143萬平方米,在項目中的自持比例平均為44%。
為激活集體土地潛力,變瓦片經濟為樓宇經濟,本市積極試點利用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目前已開工朝陽區平房鄉、海淀區唐家嶺、昌平區北七家鎮等5個項目、房源1.28萬套,已入住4200余戶。未來5年,本市將供應1000公頃集體土地,用于建設租賃住房。
相關新聞
房山兩宗共有產權住房用地成交
臨近年底,本市共有產權住房用地供應提速。昨日,本市土地市場成交了兩宗共有產權住房用地,可建設共有產權住房建筑規模約26萬平方米,如果按照90平方米的單套面積計算,能供應2000余套共有產權房。
昨日成交的這兩宗共有產權住房用地都位于房山區。其中,房山區良鄉鎮中心區01-17-02等地塊R2二類居住用地、B1商業用地,土地面積約6公頃,總建筑規模約12.3萬平方米。
目前,已通車的地鐵房山線距離這一地塊不遠。該地塊居住建筑規模將全部用于建設共有產權住房,銷售價格為26000元/平方米(含全裝修費用)。
另一宗地塊為房山區閻村鎮LX14-0602等地塊R2二類居住用地、S4社會停車場用地、A33基礎教育用地, 土地面積約7.3公頃,總建筑規模約15.6萬平方米。
今年年底前軌道交通燕房線就將通車,并設有閻村東站,所以在該共有產權住房項目入住時,居民同樣可以享受到便捷的軌道交通服務。該宗地居住建筑規模將全部用于建設共有產權住房,銷售價格為26000元/平方米(含全裝修費用)。
“房價不高,又有軌道交通,特別適合我們。”戶籍和社保均在西城區的張女士有些動心,但同時又擔心等到房源正式申請時,被申購范圍劃在門檻之外。
自從本市發布共有產權房新政之后,申購的標準由各區自行制定。從目前已經申購的項目來看,雖然有些郊區在申購時允許城區戶籍居民申請,但要求其社保在房源所在區。也就是說,東西二城戶籍、東西二城社保的無房家庭,即使想申請外區共有產權房,也沒有申請資格。
今年以來,本市共有產權房的地塊上能供應的房源已經為4萬套左右。隨著地塊成交量的增大,本市會有越來越多的共有產權房上市。業內人士建議,一些房源充沛的區可以降低門檻,面向地塊、房源相對緊張區的居民放寬申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