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美科學家稱應對氣候變化新策略應從富人著手

2009-07-17  來源:人民網-環保頻道
[字體: ]
  一項新研究表明,要想在富人和窮人之間公平地解決氣候變化問題,必須按照富人的數量制定減排目標,因為他們才是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源。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國家科學院上周一發布報告稱,由于全球有一半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于不到一百萬的人口,因此,在設定國家二氧化碳減排目標時應按照富人的排放情況制定才合情合理。

  在目前的《京都議定書》中,富裕國家承擔了大部分的減排任務,而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和印度這樣的新興經濟體——并沒有被要求進行溫室氣體減排。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表示,這賦予了發展中國家不平等的經濟發展優勢。而中國、印度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則認為,發達國家對溫室氣體排放負有歷史性責任,而發展中國家需要時間來應對這一挑戰。

  該研究建議,為了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應對個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設置全球統一的總量控制標準。不論在富裕國家或貧窮國家,富人們總是比其他人排放更多的溫室氣體,因此,他們更可能達到或者超過個人總量排放標準。

  富人們的生活會排放更多的溫室氣體,因為他們比其他人更頻繁地駕駛汽車或乘坐飛機旅行,同時他們居住在大型別墅里,消耗更多的化石燃料用于供熱和冷卻。

  假如各國領導人同意把2030年的排放水平維持在當前的排放水平,那么每人每年的碳排放則不能超過11噸。這也就意味著,到2030年,在預計的81億世界人口中,要有大約10億人屬于“高排放”行列。

  通過計算可能超過這一排放限制水平的個人的排放總量,各國可以各自制定減排目標。目前世界人均年排放量為5噸碳。然而歐洲人均排放達到10噸,美國則達到20噸。

  由于世界上排放最大的幾個國家正在意大利就氣候變化進行新一輪的會談,該報告的作者希望政策制定者能關注富人和他們的二氧化碳排放之間的關系。

  該報告作者之一、普林斯頓環境研究中心的索伯·查克拉瓦蒂(Shoibal Chakravarty)說:“我們就是要在排放最嚴重的國家按照人口比例分配減排任務。”

  查克拉瓦蒂在電話采訪中表示,通過把全世界所有的富人納入到減排體系中,按照富裕人口數量制定碳減排目標,將能夠有助于發展中國家達成新的氣候變化全球協定。他說:“隨著印度、中國、巴西和其他新興經濟體的發展,這些國家將擁有越來越多的富裕人口,那么他們也就要承擔越來越多的減排任務。”

  當各發展中國家的碳排總量放達到某一水平,就必須承擔按照富裕人口數量制定的減排任務。但是,排放閾值水平的設置會比較高,這樣,欠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就不至于受到影響。

  查克拉瓦蒂表示這種做法并不等同于對富人征收的豪華轎車和豪華游艇稅,但是他也沒有排除這種可能性。“我們并沒有提議這樣去做。但是,如果有國家能找到具體的實事辦法,那就再好不過了。”他說。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