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廣州死豬拌劇毒農藥腌制臘肉曝光 記者目擊制作現場

2011-04-27  來源: 南方日報
[字體: ]

劇毒農藥“敵百蟲”和色素。

    廣州大源新村南街24號出租屋查出“問題肉”近3噸,該作坊已經營多年

  隨意丟棄的臘肉,兩臺布滿污漬的包裝機,一間幾乎永遠鎖著門的加工車間……南方日報記者多日暗訪發現,廣州市白云區太和鎮大源新村南街24號存在一家開設數年的非法臘肉作坊。

  這間非法作坊所生產的“問題臘肉”,不僅堂而皇之地流入白云區多家農貿市場,甚至還擺上了附近一家“張家港市好又多連鎖超市”,每日購買此種臘肉的街坊絡繹不絕。

  昨日下午,白云區質監部門人員對該作坊進行查處。南方日報記者目擊該作坊腐爛發黑的豬肉隨處可見,而據現場執法人員初步估計,該非法加工窩點現存的“問題肉”有近3噸。

  死豬做臘肉是行內公開秘密

  作坊老板

  4月22日上午,記者在線索提供人的電話指引下,七拐八拐來到這間神秘的臘肉加工廠——— 白云區太和鎮大源新村南街24號。

  遠遠望去,這間幾乎位于大源新村南街路盡頭的房子是一棟5層樓磚房,外墻未貼瓷磚,裸露出紅磚的顏色。房外大鐵門處的大樹下,鐵鏈拴著一條狗,院內?恐鴥奢v小面包車 ,其 中 一 輛 車 牌 號 為 粵A946FY。

  據線人提供的線索,問題臘肉的生產者就住在24號的二樓,工廠則在一樓的倉庫內。24號二樓,3名男子正圍坐在屋內吃飯,墻角處是兩臺包裝機和幾十斤已經包裝好待出售的臘肉。

發臭豬肉泡在池中。

  屋中所有的人顯然不適應陌生人的突然到來,只是在聽說記者是湖南老鄉,且是一家大型超市的采購經理,前來給工仔租房后表情才略顯放松。

  其中一名叫李哲的男子,聽說記者是超市采購經理便來了興趣,開始向記者透露,他們這里可以生產臘肉,“有需要盡可聯系”。

  “我們可是正規超市,沒有正規手續的東西我們可不敢要。”記者謹慎地告訴李哲。李哲卻一邊笑著一邊從房間床下掏出一疊“QS”證書,上面寫著“湖南鄉村臘味”,“你要什么標簽我都有”。

  隨后李哲開始得意地推銷產品,稱他們一家人在白云區干了四五年時間,從來沒出過意外,而且非常便宜,一斤臘肉13元“最主要的是我們保證供給量,只要我說我們產量是第二,就沒人敢說他的產量是第一,你明天要兩千斤臘肉,就肯定不會只給你一千斤”。

  “價錢這么便宜是不是死豬肉做的?”記者詢問李哲。李哲隨即答道:“這已經是行業內公開的秘密”。

  李哲補充道,“像使用牛肉膏將豬肉變牛肉,已經是早幾年前的小把戲了,我們現在都已經不用了”。

  當記者提出是否能看看生產車間時,一家人的態度明顯警覺起來,李哲稱,最近廣州的風聲很緊,其已不敢再在廣州繼續加工臘肉,現在的貨基本都是從湖南長沙運過來的。

  “湖南那邊的工廠證件是齊全的。”李哲稱,所以他們的肉不僅可以在農貿市場售賣,也可以上架超市。附近的一間名為“張家港市好又多連鎖超市”的大型超市里,便有他的貨物。

晾在竹竿上的臘肉半成品。

  車間專人盯守,3條狗看家護院

  把守嚴密

  事實是否真如李某一家人所說,他們在廣州已經再無生產加工點?

  線索提供人堅決否定,“最近他們都在繼續生產,我親眼所見”。大源新村南街24號一樓一名木材加工廠的員工也告訴記者,“他們4月22日上午還在生產”。

  記者離開24號二樓后,隨即喬裝成從湖南來的打工仔,和大源新村南街24號院內的一樓一家木材加工廠的員工套近乎。

  “我們這里暫時不要工人了,但二樓也有家工廠,是你老鄉,你可以去問問他們要不要人。”木材加工廠的山西員工告訴記者,據其了解,二樓的湖南一家人是做臘肉生意的,且從事這行已有近十年時間了,就在去年,又有兩名湖北人來到這里制作臘肉,“他們兩家好像是親戚”。

  “一般都是從外面拉整只殺好的豬回來,然后他們就開始切割豬肉,熏制成臘肉。”

  “臘肉就是在這里做的”,木材加工廠員工指著24號院子內一間裝有卷閘門的平房說,“上午(4月22日)他們還在緊張地開工,臘肉已掛滿房間”。

  當記者提出要進去看一看時,該員工連忙阻止“里面有3條大狗,可不能隨便進去”。

問題臘肉在熏制中。

  “你可以到另一處生產點去看看,就在平房的斜對面,是去年來的湖北人開的。”木材加工廠員工小心地提醒記者,“你最好是去外面工廠找找其他工作,幫他們做臘肉怕是不太‘靠譜’。”

  正當記者靠近湖北人所開設的加工點時,一直坐在院內一輛小貨車上的男子正緊盯著記者的一舉一動,為了不暴露身份,記者只得暫時退出院子。

  隨后記者從該名木材加工廠員工處了解到,小貨車上的男子正是去年才到此處制作臘肉的湖北籍男子。

  記者隨后在村內一直蹲守至傍晚7時許,24號院子再無任何動靜。

  粵A946FY出沒嘉禾石井,3市場有人接貨

  跟蹤送貨

  根據線人提供的消息,24號院內車牌號為粵A946FY的小貨車正是湖南人李某所有,這家人每天固定在清晨出貨。

  4月23日凌晨4時許,記者再次前往太和鎮大源新村南街,此時的大源新村南街24號一片安靜,由于門口有狗看守,記者無法靠近院子,只得改在大源新村南街村口處蹲守。

  清晨5時55分許,天色還未完全放亮,粵A946FY小貨車忽然從村口高速駛出,隨后上了華南快速干線,并于嘉禾出口處駛下高速,停在高速路出口附近的嘉禾農貿市場。

  6時40分許,記者走近小貨車,發現車上正裝著十余包用塑料袋裝著無任何包裝的臘肉,重量約幾百斤。一名身著深色上衣、口中不停嚼著檳榔的男子,坐在駕駛室內拿著小本計算著什么。此人正是李哲的父親李某。

  隨后李某下車,從貨車后備廂內提出一輛藍色的小拖車,裝了約4大包臘肉后,走進嘉禾農貿市場一樓的一家臘味店。

  李某和店內一名男人交談了幾句,兩名店員便將沒有任何包裝的臘肉搬入店內。趁李某離開之際,記者趕忙上前詢問,但店內員工對于臘肉是否質量合格等問題一概無法回答,只稱“臘肉13元一斤,你要是要得多也可以便宜到十二塊五”。

  在該檔口對面的鮮肉鋪上,此時新鮮豬肉的批發價格為11元一斤。

  約20分鐘后,李某拉著空蕩蕩的小拖車回到貨車內,隨即順著大路一直駛至約一公里外的另一家規模較小的農貿市場。一家名為冷凍食品小店的男子在接收了李某約3包貨物后,隨即拎著臘肉走出店鋪,沖著外面大喊一句“‘新鮮’、‘靚’、‘便’的臘肉來了”,引得附近街坊紛紛前來搶購。

  李某交完貨后高速駕車駛往石井綜合市場。就在李某抵達時,附近便有一名男子趕來,從車上提走了約三四十個豬蹄,李某則仍舊是拖著小車,分兩批將車上的最后一批貨物送往市場內的兩家臘味店。

  雖沒任何標識,超市卻公然上架

  臘肉尋跡

  “問題臘肉”是否真的在超市上架?記者為此走訪太和鎮大源農貿綜合市場的“張家港市好又多連鎖超市”。

  在該超市臘肉專賣柜臺上,記者見到了與在李哲房內所看到的一模一樣的包裝臘肉,但存貨已經不多。臘肉包裝上除了超市所貼的39.6元一公斤的價格標簽外,再沒有任何標識,甚至連李哲向記者展示的“QS”都沒有。

  “我也不知道為什么都沒有標簽。”超市一名女員工告訴記者,雖然超市所打的價格標簽上顯示臘肉為“湖南臘肉”,但據其所知,該種臘肉產于廣州。

  “自己吃就買這種。”該女員工拿著另一種臘肉向記者說道,而對于具體原因,她則不愿透露。

  一名男店員告訴記者,疑為李哲生產的的臘肉十分暢銷,“每日均在數百包左右”。

  驚見劇毒農藥,發臭豬肉泡池中

  進入窩點

  昨日下午4時許,在白云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對非法臘肉加工窩點進行查處時,大源新村南街24號出租屋2樓一名涉案人員沒能逃脫,而另一人從樓頂跳下逃逸。據記者暗訪了解,大源新村南街24號出租屋內應有5名從事非法臘肉加工的男子。

  當南方日報記者走進養有3條狗的小作坊時,就見到了這一幕:幾塊烏黑的布料遮蓋著四方,那就是作坊的圍墻。進入倉庫,映入眼簾的便是腐爛發黑的豬肉浸泡在發臭水池中,一些已經制作好的臘肉,則懸掛在竹竿上等待吹干。

  最里面2個用磚塊砌好的熏肉房內,有1間墻壁上掛滿豬肉,底下的煤球熊熊燃燒。砧板上,擺放著農藥敵百蟲和著色劑等,其中“敵百蟲”有7瓶尚未打開,2瓶則已經用完。

  幾個用塑料泡沫箱裝著的豬肉已經發黑,散發出惡臭,上面撒著白鹽。2箱白鹽已經配上紅色著色劑,用來浸泡豬肉。

  順著倉庫沿巷道而行,一間磚房堆放著近百包鹽,但鹽的包裝袋上沒有任何可以查詢的標記。

  在家具加工廠房的另一端還有一個非法窩點,這個窩點內制作的全是臘鴨,3個熏肉房昨日并沒有開火,只剩下一些臘鴨腿半成品。

  據執法人員初步統計,在這兩個非法窩點查獲臘鴨腿半成品150千克、臘肉半成品500千克、豬肉2000千克、豬排骨300千克,而50千克一包的無標識的鹽共75包。

  白云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易忠告訴記者,根據現場推斷,該窩點使用的鹽很可能是工業用鹽,而現場發現的敵百蟲是劇毒物質,絕對不允許添加入食品內,“該窩點除非法生產,還涉嫌在食品中添加國家禁用的物質”。

  易忠表示,目前已聯系公安部門介入偵查,或會追究相關責任人的刑事責任。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