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七部委聯合調查渤海溢油事故 又出現九個滲漏點

2011-08-22  來源:《黑龍江日報》
[字體: ]

  七部委聯合調查“渤海溢油事故”

  再現九個滲漏點

  本報綜合消息 20日從國家海洋局獲悉,為徹底查明蓬萊溢油事故原因,國家海洋局聯合六部委組成聯合調查組于19日下午召開會議,聽取康菲和中海油情況匯報,調查組還就相關問題進行了質詢。調查組要求康菲公司和中海油及時向社會公布相關信息。

  相關部門均參加調查組

  國家海洋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為徹底查明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原因,對事故造成的影響和損失進行全面認真的調查評估,國家海洋局牽頭聯合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交通運輸部、農業部、安監總局、國家能源局等部門組成聯合調查組。記者注意到,關于事故處置和海洋生態安全的部門,基本上全部參加調查組。

  19日下午,聯合調查組在北京召開會議,分別聽取康菲公司和中海油總公司關于蓬萊溢油事故情況匯報。

  康菲須保證無新損害

  會議上,聯合調查組明確要求,康菲公司必須不折不扣地采取有效措施徹底排查并切斷溢油源,徹底排查并消除再次發生溢油的風險,并保證不再造成新的海洋環境損害,對已經造成的損害要切實負起責任。

  聯合調查組調查期間,康菲公司必須積極配合調查工作,無條件地保存好原始數據和資料,并隨時按照聯合調查組的要求提供相關原始數據和資料。同時,聯合調查組強調,康菲公司必須根據法律的有關規定,及時向社會公眾公布溢油事故的相關信息,特別是溢油事故的全過程及造成的影響和損害。

  ■ 相關新聞

  康菲承認發現9處新漏油點

  記者20日晚從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了解到,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當日向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承認,在蓬萊19-3油田C平臺北側15米范圍內發現9處海底油污滲漏點。

  目前,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已責成康菲公司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徹底查清海底油污滲漏原因,徹底切斷海底滲漏源,防止發生更大的安全事故和溢油風險。

  8月19日,“中國海監15”“中國海監18”船和“海監B-3807”飛機巡航監視發現,蓬萊19-3油田海域有3處油膜覆蓋區域,油膜長度從5公里到10公里不等,寬度50米到100米,分布的海域范圍達1.35平方公里,總體呈現銀灰色和彩虹色、局部呈蘭/棕色。

  據了解,19日,蓬萊19-3油田附近海域表層海水石油類濃度平均為53.0ug/L,較前幾日監測結果有所升高。C平臺附近海底油污清理現場海水環境受到石油類污染,石油類濃度較前幾日有所升高。

  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屬各中心站、海監支隊和環渤海三省一市地方海監、監測機構,19日繼續對環渤海岸線及近岸海域巡視,未發現新油污登陸。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