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爆料 網友稱在一款泡椒鳳爪的包裝上,看到了一款用于工業防腐劑和獸藥中間體的“脫氫醋酸”,他質疑這種化學物質將有害人體健康
求證對象 西華大學生物工程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系主任、教授車振明
求證報告 “脫氫醋酸”就是“脫氫乙酸”俗稱,已被列入新的食品添加劑國標(GB2760-2011)中,屬于國家允許的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與非法添加物性質截然不同,消費者毋須聞之色變
近日,網民趙先生在某網站發帖稱,他在商場購買了一款泡椒鳳爪。而在該食品的包裝帶上,他無意間居然看到了用于工業防腐劑和獸藥中間體的“脫氫醋酸”。
趙先生專門查詢了“脫氫醋酸”的危害,他稱這種工業用防腐劑,可快速被人或動物機體吸收,并分布在血漿和各個器官中,抑制多種酶的氧化作用;它在尿排泄的速度相當慢,不應作為“食品防腐劑”使用。該網友向質監部門反映這一情況。
質監聲音
已進廠檢查要求企業更改包裝
昨日在青羊區質監局的官方網站上,記者看到,該局在15日,已經就消費者的疑問進行了解答。原來就在8月18日,青羊區質監局執法人員便對該公司進行了檢查,發現生產泡鳳爪產品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天潤牌“脫氫醋(乙)酸鈉”,在其產品
包裝上標注為了“脫氫醋酸”。
青羊區質監局稱,經檢查,該企業不存在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違法行為。但由于沒有按標準進行食品添加劑名稱標注,該局已經要求企業限期整改。
企業回應
系包裝有誤已將存誤區產品召回
昨日上午10點,記者跟隨相關市民代表組成的“監察團”一行,專程來到位于成都市青羊區的該品牌泡椒鳳爪生產基地,進行實地考察。
在一排泡椒鳳爪的分裝生產線旁,該公司技術總監周子淳嘆了口氣說,從網上獲知這一消息后,企業立即進行了自查。發現產品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包括“脫氫乙酸”),是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食品添加劑,并非消費者所指的非法添加物。只因在包裝上使用了“脫氫乙酸”的俗稱“脫氫醋酸”,因此引起了市民誤解。
周子淳表示,目前企業已經召回了包裝存在誤區的產品,并對后續產品進行了整改。
昨日上午,記者在產區內看到,新出廠的泡椒鳳爪標簽都已改為“脫氫乙酸”。
專家解讀
無需談之色變
食品添加劑≠非法添加物
對于網友反映的“脫氫醋酸”為非法添加物一事,昨日下午,華西都市報記者專程采訪了西華大學生物工程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系主任、教授車振明。
車振明說,他了解這一情況后,專門查詢了今年6月實施的食品添加劑新國標(GB2760-2011),其中“脫氫乙酸及其鈉鹽”列入新國標之中。
新國標還提到,這種化學物質的功能為防腐劑。使用范圍為熟肉制品。車振明同時解釋,醋酸其實就是乙酸,只是俗稱而以。
他說,凡屬于新國標中列入的食品添加劑,都是安全的,消費者不應有太大顧慮。“真正的非法添加物(如三聚氰胺等),不良商家不敢,也不可能寫到標簽之上的。”
車振明教授介紹,市民所懷疑的蘇丹紅、三聚氰胺,都不能稱之為食品添加劑,而是叫非法添加物。
“由于近年來,發生了不少非法添加物的食品安全事件,不少市民錯誤將食品添加劑與非法添加物等同起來。”車振明說,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市民無需談食品添加劑而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