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全國143個城市開展無車日活動 網友贊成限公車

2011-09-23  來源:中國環保網  
[字體: ]

 

無車日網友投票100%贊成限公車

  今日,廣州將與全國142個城市同時開展“無車日”活動。據了解,“無車日”活動的主題是“綠色交通,城市未來”,目的在于鼓勵人們更多關注和選擇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綠色出行方式。

  今日7時~19時,在北至東風路、東至倉邊路、南至中山路、西至解放路圍括所形成的區域(不含上述道路)為無車倡議區,倡議其他社會車輛不能進入無車倡議區行駛。同時,為牽頭倡導環保出行,政府部門今日封存了90%的公務車。

  針對“無車日”活動,@信息時報微博發起兩項投票。截至昨晚9時30分,在【投票:明天廣州無車日,你會開車出行嗎?】中吸引了不少“粉絲”的積極參與,其中55%的網友選擇了“響應號召,不開車出行”,17%選擇了“會開,但不會駛入禁行區”,還有28%的網友選擇了“不但會開,只要有需要,也會開進禁行區”。

  不過,很多網友認為,公務車才應該是“無車日”的“主角”,公車濫用危害環保,造成擁堵。

  在另一項調查【投票:無車日,首先應該限制公務車?你贊同嗎?】中,截至昨晚9時30分,共63人參與此項投票,其中70%的網友選擇了“舉雙手贊成”,30%的網友選擇了“不但公務車要限,私家車也應該限制”,值得一提的是,沒有網友選擇“不贊成”。

  對于是否要限制公務車,網友幾乎都達成一致。@ 一生一世愛永恒認為:“領導嘛,在前面‘領’路作‘導’向,后面的群眾才有學習的榜樣。”@ FH923則說:“不單只是‘無車日’,平時也應該嚴格限制公務車出行!”

  此外,也有不少網友提出質疑,認為“無車日”有“作秀”的嫌疑。@ tipstim認為:“‘無車日’是假的,最重要的是公共系統的完善與提速。”@ 凱旋大東門說:“沒有公車日才是‘無車日’。”(記者 吳瑕 實習生 曹天元)

  “無車日”,舊笛還得吹新調

  在第五個“中國城市無車日”之際,記者從廣州市交委獲悉,“無車日”當天將形成無車倡議區,倡導社會車輛不要進入該區域行駛。為做好“無車日”活動,當天廣州機關小客車、事業單位非營運小客車除保留10%的應急公務車外,其余九成車輛將全部入庫封存。(9月21日《廣州日報》)

  就實質而言,無車日本就是一項形式大于內容的活動。它是一種具有象征意義的社會倡導。通過倡議和勸導,讓人反思汽車文明。向我們當下的生存處境發問,喚起人們對環境、能源等問題的審視。

  當然,無車日無論被彈還是贊,都提醒決策部門重新審視無車日的精義。年年吹舊笛,該吹出一些新調了。
  首先,封存公車的力度可以更大,更制度化。據報道,無車日倡議濫觴于法國,一些年輕人最先提出“InTown,WithoutMyCar!(在城市里,沒有我的車)”的口號,希望平日被汽車充斥的城市能獲得片刻的清凈。換言之,無車日的倡議對象是私家車主,而不少私家車主確實積極響應。但在我們這里,公眾把矛頭指向公車,這耐人尋味說明在國外,公車并不多,而我們公車又太多。

  在無車日當天,廣州大約9成公車將入庫封存。此舉令人叫好。但老百姓更愿意看到封存大量公車,應有更多地方參與,也應常態化、制度化。當然,既然公車能夠封存,而私家車主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有責任,自愿少開車、綠色出行。

  其次,滿足公眾綠色出行的愿望和條件。一說到綠色出行,總有人一肚子氣想騎自行車,自行車道無處可覓。即使有,也極其逼仄;想乘公交車,人滿為患……私家車、私家車出行不能單靠限制。如果沒有發達的公共交通,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家庭還是愿意買車,方便出行。

  最后,通過更多方式鼓勵人們不開車、少開車。不少地方,對公民拼車還有所限制,其實,在規避法律風險的前提下,公民拼車一舉多得。既便于人們少開車,也能節省不少能源,這就需要監管部門視野更開放些。

  沒有什么措施可以一蹴而就,一勞永逸地解決環境污染、能源短缺和交通擁堵等問題,這就需要舊笛多吹新調。誠然,無車日只是一個嘗試,甚至只是一種秀,但當這種秀深入人心,從秀逐漸變為我們的生活方式,也許無車日的意義就呈現出來,效果也能釋放出來。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