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中海油惠州大亞灣新項目被指廢氣嚴重超標

2011-10-21  來源: 中國環保網
[字體: ]

 對于中海油來說,今年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先是惠州煉油廠發生火災,之后由于進行設備檢修作業排放殘余油氣致大亞灣出現異味,禍不單行的是新項目又被指二氧化硫排放嚴重超標。

  二氧化硫超標達一倍之多

  中海油惠州石化分公司在大亞灣再建40萬噸/年煅后焦工程,10月17日該工程進行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據羊城晚報報道,廣東省環保廳環境監察局表示,中海油的該項目存在噪聲、二氧化硫超標情況,其中二氧化硫超標幅度達到一倍之多。當地群眾也對石化區的環境問題日益不滿。

  中海石油基地集團有限公司40萬噸/年煅后焦工程位于惠州市大亞灣石化區。工程需要排放大量廢氣。廢氣主要來自石化項目煅燒系統,中海油惠州公司稱,項目產生的廢氣處理后,由80米高煙囪外排。廠界噪聲主要是廠內產噪聲設備如機泵、輸送皮帶、回轉窯風機等,因該項目位于大亞灣石化工業區,項目南面臨海,其余三面均為工業用地,不會產生擾民影響。

  但廣東省環保廳環境監察局表示,中海油惠州這個項目的污染物總量排放存在二氧化硫超標情況。

  根據驗收監測結果核算,以年生產330天,24小時/天計算,中海油惠州40萬噸/年 煅后焦工程實際排放的污染物排放總量分別為:二氧化硫232.6噸/年,化學需氧量0.016噸/年。其中,水污染指標的化學需氧量符合環評批復原廣東省環境保護局“粵環審 [2007]227號”文總量控制要求(化學需氧量0.768 t/a),但二氧化硫排放量嚴重超標,超過此前環保廳對于項目環評批復要求一倍之多(環保廳準許該項目排放的二氧化硫是113 噸/年)。而噪音方面略有超標。

  大亞灣環保問題引擔憂

  對于中海油惠州石化來說,今年可謂是多事之秋。而對于大亞灣來說,今年可以說是災難之年。

  7月11日,中海油惠州石化在大亞灣發生火災。這已經是惠州石化連續第二次發生火災。2010年7月24日凌晨,中海油惠州煉廠一個1.5萬立方米油罐發生著火事故,火勢撲滅后,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油品外溢和環境影響。據初步估計,事故造成直接損失約60萬元。

  事隔三個月10月8日,當地居民稱大亞灣出現火光和異味。

  經調查,異味主要來自惠州煉油廠區,是惠州煉油廠進行設備檢修作業所排放的殘余油氣。目前,中海油惠州煉油廠16套生產裝置已全部停止運行。待檢修結束后,各裝置將陸續投入運行。

  大亞灣的環保問題也因此就遭到了當地居民的抱怨。

  資料顯示,大亞灣是瀕臨南海,與深圳接壤,黃金海岸線52公里,海水清澈,被譽為“海上小桂林”,其漁家風情游是廣東省生態游七條熱線之一。

  而就在9月28日,大亞灣區現場辦公匯報會召開。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黃業斌強調,大亞灣區要圍繞建設世界級石油化工產業基地的目標,加快中海油惠州煉油二期項目報批工作,大力發展石化中下游產業,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進度,增強石化區發展后勁。

  有分析師指出,大亞灣在發展石化產業的同時,要充分考慮到環保問題,不能邊發展邊污染。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