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建議中央有關部門協調處理流域污染源
昨日,省政協向南方日報披露《關于韓江流域水資源保護情況的考察報告》。報告顯示,經過多年努力治污,韓江干流水質總體保持良好,但福建養豬業污染了韓江上游,潮州、汕頭市民傾倒垃圾污染了韓江下游。省政協建議中央有關部門協調流域污染問題。
今年7月18日至22日,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組織部分委員和專家,在省政協副主席覃衛東的率領下,對韓江流域水資源保護情況開展了專題考察。
問題一
省界污染源整治不力
報告指出,韓江省界污染源整治不力,水體污染嚴重。
韓江約有40%流域面積在福建省境內,目前,韓江流域省界河流污染比較嚴重的主要有石窟河、松源河、梅潭河和漳溪。2002年以來,福建省武平縣中山、十方、巖前3鎮和象洞鄉生豬養殖業快速發展,養殖業廢水、廢料、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
武平縣養殖業規模過大,環保設施不配套,整治措施力度不夠,其排放的養殖廢水成為省界河段主要污染源,造成下游我省石窟河長潭水庫和松源河多寶水庫水質長期處于劣IV類。梅潭河的污染源主要來自上游福建省平和縣小型造紙廠、冶煉廠及養豬場排放的廢水。漳溪的污染源主要來自上游福建省永定縣小型造紙廠、冶煉廠及養豬場排放的廢水。
建議:
鑒于此,省政協調研組建議省政府通過中央有關部門,協調流域上游福建省有關地方政府繼續采取限制、搬遷、建設沼氣工程等有效措施解決養豬業污染問題,加大力度整治小型造紙廠、冶煉廠、礦山開采等小企業污染,取締違法排污企業,嚴禁高污染企業進入流域上游等,確保省界水體達到水質管理目標。
問題二
上游水庫水質惡化
“韓江上游我省部分水庫水質呈惡化趨勢”。報告顯示,根據2010年監測情況,除長潭、多寶水庫水質出現比較嚴重污染外,清涼山、桂田、益塘、合水、青溪、雙溪等水庫,也有部分水庫水質不達標。
合水水庫由2009年的Ⅲ類水質降為Ⅳ類,超標項目主要為總氮、糞大腸菌群,水質惡化趨勢明顯。合水水庫庫區及上游工業廢水排放量約為262萬噸/年,生活污水排放量為1057萬噸/年,是合水水庫主要的污染源。
興寧市政府雖然關停和轉移了庫區周邊的小型污染企業,取締了庫區網箱養魚業,對上游鄉鎮生活垃圾進行收集處理,但由于庫區人口多,生產生活污水未集中處理,水庫污染問題短期內難以根治。青溪水庫和雙溪水庫庫區存在大面積的網箱養魚,養殖投放的飼料、廢棄的畜禽內臟及排泄物污染嚴重,水庫水質惡化趨勢明顯。
建議:
針對這一問題,省政協調研組建議盡快建立我省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評價體系,對各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保護等主要指標的落實情況進行考核。明確守水有責,流域各級政府主要負責人要對轄區水資源管理和保護工作負總責,把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保護、生態發展、水環境指標納入各級政府相關領導干部綜合考核。
此外,還應建立激勵機制,對水生態環境保護得好的地區,省給予獎勵性補貼。
問題三
下游糞大腸菌群超標
韓江下游三角洲河網水污染問題也日益突出。根據2010年監測,下游三角洲河網飲用水功能區水質超標項目主要是糞大腸菌群。其中以6~9月超標最多,表明雨季沿岸人畜糞便等污染源被雨水沖入水體,以及夏天水體有利于糞大腸菌群的繁殖,造成汛期糞大腸菌群含量比枯水季節高。
建議:
對此,省政協調研組建議省政府督促下游潮州、汕頭市政府,開展轄區內河道分散式污染源專項整治,集中清理違法侵占河道傾倒垃圾、養殖畜禽、開設飲食攤檔、維修加工廠及休閑娛樂場所,加強水事執法,強化取退水口管理,維護正常的水事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