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終于引起了有形之手的干預。從今年1月起,北京實施搖號上牌,平均每月投入兩萬張牌照,從此北京未來每年的汽車增量鎖定在24萬輛以內。
事實上,即便政府不出手,北京在最近11年內汽車保有量增加近4倍,數十年積累起來的汽車消費潛能在短時間內得到快速而集中地釋放,過去10年的超高增速不可能長期持續。
趨于飽和的北京車市,已經影響到由車企、車商組成的汽車生態鏈條。
北京的低端車經銷商已經深刻地感受到寒流來襲。從去年開始,便傳出比亞迪經銷商退網的消息。今年1月份,哈飛在北京更是連關三店。眼下,在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自主品牌汽車經銷商已經難覓蹤影,長城、長安鈴木、奇瑞等雖有銷售人員駐場,但有些并沒有現車,需要到別的店去提車。據知情人介紹,一些以經濟型轎車打天下的合資品牌日子也不好過,有的是幾家店合并,有的撤銷了店面,只保留汽車維修等售后服務部門。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市場分會會長蘇暉斷言,北京車市每年24萬輛的新增容量已經不足以養活全部1600家汽車經銷商,他預計會有半數經銷商將被淘汰出局,而低端車經銷商將首當其沖。“北京的消費水平本來就高,眼下汽車消費又進入了升級換代期,低端車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小。”蘇暉稱,“低端車的銷售利潤本身就很低,抗風險能力差。”
中高端汽車經銷商也開始變局。昨天記者致電寶馬燕寶店時,銷售人員表示,眼下如果在該店進行汽車以舊換新,購買新車時可以享受更多優惠。“現在北京的新車經銷商已普遍介入二手車業務,靠以舊換新來爭取銷量。”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副總經理顏景暉說,單靠每月發放的2萬張新車牌照,汽車經銷商顯然吃不飽;汽車經銷商要擴大銷量,只能想辦法刺激老車主加速汽車更新換代,騰出牌照資源,實現以舊換新。與此同時,汽車售后服務也得到了經銷商更多的關注。
京城汽車經銷商的盈利模式也悄然調整。據蘇暉介紹,過去幾年北京車市紅火,經銷商日子好過,經營也比較粗放。很多經銷商眼睛都只盯著銷售,就想著通過汽車的購銷價差來賺錢,要么就是盡可能多地走量爭取廠家返點。但現在,光靠銷售顯然已經不保險了,經銷商開始學會精打細算。據介紹,那些營業周期已超過5年的經銷商,大多已積累了一定規模的客戶資源,汽車維修保養已被它們視為重要的盈利點;也有的經銷商開始招兵買馬,從汽車美容、彩繪等方面想辦法。而像祥龍、亞之杰、聯拓、龐大、翼東這樣有實力的經銷商,則決定在周邊的二三級城市開設分號,拓展外埠市場。
從2009年開始,中汽協和全國乘聯會頻頻向汽車生產企業發出提醒:中西部市場的增長速度已后來居上,超過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對此,北汽心領神會。從2009年至今,北汽已在廣州增城、湖南株洲和重慶設有生產基地,未來還計劃在東部開拓一個生產基地,將微客及低端車型的生產轉移出去。中汽協的數字還顯示,以2010年我國汽車駕駛員數量與汽車保有量(假設一人一輛車)比較,當前國內汽車缺口最大的10個省市區分別是江西、湖北、廣西、河南、吉林、上海、安徽、陜西、海南、四川,缺口率分別為64.87、62.65、62.06、58.32、57.62、57.46、55.89、55.04、54.56、53.77,換言之,在上述10個省市,一半以上的人有本無車,中汽協提醒汽車企業“對這些地區應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