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5.9% 比9月下降0.6個百分點
昨天(14日),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布的經濟主要指標數據顯示,10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5.9%,同比漲幅連續兩個月回落,比9月份下降了0.6個百分點。這是北京的CPI連續兩個月出現回落,也是今年以來的最大單月跌幅。其中,食品類和居住類仍是拉動指數高位運行的主要動力。但兩類漲幅與9月相比,分別下降了1.2個百分點和0.8個百分點。
2011年1至10月,北京市居民消費價格累計上漲5.9%,漲幅與前三季度持平。其中,消費品價格上漲5.3%,服務項目價格上漲6.9%。從八大類別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七升一降:除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下降0.4%外,食品、醫療、交通等門類價格均出現上漲。其中,糧食、油脂、肉禽及其制品、水產品、鮮蛋和鮮瓜果價格分別上漲11.6%、14.9%、21.8%、9.6%、12.5%和14.1%,鮮菜價格下降1.1%,比前三季度擴大了1個百分點。
1至10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00元,同比增長11.5%,增幅高于1至3季度0.8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14438元,同比增長13%,增幅高于1至3季度0.2個百分點。同期,北京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5608.9億元,同比增長11.2%。其中,吃類、穿類和燒類商品分別增長17.1%、21.2%和27.7%,用類商品受汽車、住宅這兩種大件限購等影響,僅增長5.6%。
與CPI回落形成呼應的是,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漲幅也連續兩個月回落。10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2.8%,漲幅比9月回落0.3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落。從環比看,10月出廠價格比9月下降0.3%。1至10月,出廠價格同比上漲2.5%,漲幅與1至3季度持平。同期,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8.4%,漲幅比上月回落1.2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落。從環比看,10月購進價格比9月下降0.6%。1至10月,購進價格同比上漲9%,漲幅與1至3季度持平。
從目前形勢看,今年最后一個季度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勢會進一步放緩。然而年底前物價上漲壓力仍然存在。北京市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于秀琴分析,從近兩個月的CPI數據來看,翹尾因素基本消除,北京物價水平正趨于穩定,主要得益于政府部門執行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措施取得的成效,保障了市場上的充足供應,農超對接、農社對接等創新模式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使消費者獲得實惠。在分析未來的CPI走勢時,她謹慎表示,考慮到明年1月份的元旦、春節兩節緊鄰,傳統的消費旺季對物價的帶動作用不可忽視,因此,預計今年年底前的物價上漲壓力仍然較大,目前正在執行的監管措施不宜放松。(記者 劉宇鑫)
相關新聞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5%
今年前10月,全市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761.3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2584.7億元,增長12.8%,占全社會投資的比重為54.3%,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005.9億元,增長4.9%。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34.6億元,增長8.2%;第二產業完成投資587.1億元,增長59.4%,其中工業投資579.3億元,增長58.5%,所占比重由上年同期的8.8%提高到12.2%;第三產業(含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4139.6億元,增長10.7%。
前10月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13.9%
前10月,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積11204.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2%;其中,住宅施工面積6742.6萬平方米,增長23.7%。全市商品房新開工面積3467.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9.2%。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2198.1萬平方米,增長52.9%。全市銷售商品房1007.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3.9%;其中銷售商品住宅696.7萬平方米,下降17.8%。
政策性住房投資596.5億元,同比增長1.6倍。政策性住房施工面積3839.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4.9%;其中,新開工面積1503.2萬平方米,增長2.1倍。政策性住房銷售面積為209.8萬平方米,增長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