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央行:對未來通脹風險不可掉以輕心

2012-02-16  來源:經濟日報
[字體: ]

  中國人民銀行今天發布《2011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今年M2初步預期增長定在14%左右

    報告提出,2012年廣義貨幣供應量(M2)初步預期增長定在14%左右,略高于2011年。

    M2是反映全社會貨幣供應量的重要指標,主要涵蓋流通中的現金、企業活期和定期存款、居民儲蓄等數據。2011年年末我國M2余額為85.2萬億元,同比增長13.6%,增速比2010年末回落6.1個百分點。

    報告說,將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健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在總量適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調節好貨幣信貸供給,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

    報告還指出,將著力優化信貸結構,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推動金融市場規范發展,深化金融機構改革;有效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體系穩定。

    仍有必要防范物價反彈

    報告指出,前期國家采取的一系列宏觀經濟政策措施效果已逐步顯現,物價漲幅總體保持回穩態勢,但對未來通脹風險仍不可掉以輕心。

    報告指出,2012年1月份CPI漲幅超出市場預期,說明當前通脹預期還不穩定,尤其是存在勞動力等要素供給趨緊的結構性因素,資源性產品價格也有待理順,都可能會固化通脹預期,并使物價對總需求的變化更為敏感,加之經濟內在擴張的壓力依然存在,全球流動性寬松格局仍將延續,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存在進一步上漲壓力,仍有必要防范未來物價出現反彈。

    報告認為,隨著貨幣條件回歸常態和糧食生產形勢漸好,供求關系的變化將有利于物價總水平的穩定,但價格總水平的基本穩定不會無條件或自動實現,需要宏觀政策繼續把握好力度和節奏。

    今年外匯資金總體保持凈流入

    報告指出,今年以來全球經濟金融運行有趨穩跡象,中國的外匯流入又有所增加,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匯率(NDF)也由貶值預期轉為基本持平或略微升值的預期。但今年外匯資金流入總量將明顯低于過去幾年的平均水平。

    報告認為,進出口順差和外商直接投資仍將是當前外匯凈流入的主要渠道。一方面,現階段國內儲蓄依然大于投資,在現有國際分工格局下,中國經常項目尤其是貿易順差局面不會改變。另一方面中國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國內市場前景廣闊,有望繼續吸引國際長期資本流入。

    報告稱,中國人民銀行將密切關注外匯占款恢復增長、流動性投放增加的形勢變化及其可持續性,繼續按照穩健貨幣政策要求,加強對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的監測分析和預判,進一步提高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