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山西1.2萬公頃污染損毀土地亟待再利用

2012-03-08  來源:中國環保網
[字體: ]

 長期開采的煤炭大省山西,背后是1.2萬公頃的污染損毀土地。6日此間召開的《山西省廢棄礦渣(山) 及污染損毀土地綜合開發利用建設方案》論證會上透露,未來5年,該省將投10.9億元人民幣開發利用廢棄礦山及污染損毀土地。

  新中國成立到去年為止,山西生產了近130億噸煤炭,外調90多億噸,在中國能源發展版圖中居功至偉。然而“資源詛咒”也與其如影隨形:生態環境破壞,經濟發展始終無法擺脫煤炭依賴。

  在產能升級更迭的過程中,大量產業主體滅失,卻為三晉大地遺留下不少后患。據介紹,該省目前分布在全省各地的工礦棄址、尾庫渣山、硫磺廠廢址等多達100多處,加上過去私挖濫采造成的塌陷、裂縫土地,污染損毀土地已達1.2萬公頃之多。

  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李永平表示,在2012年的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中,該省將選擇一批具有示范和引領作用的項目,重點給予扶持。“山西省廢棄礦渣(山) 及污染損毀土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就是一個集中體現資源再生利用、節能減排、工農業多聯產的循環經濟項目。”

  據介紹,大部分廢棄礦渣中共(伴)生著其他有價資源,其中30%可揀選并再生利用。由于過去長期粗放式開采和利益驅動,只提取礦物中的單一成分產品,而使其他共(伴)生資源隨渣土、尾礦排棄。這一項目將致力于提取廢棄礦物中的金屬有價成份合成有機肥。同時在治理復墾的土地上建設農業溫室、修復植被,改善生態環境現狀。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