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協督辦2012年“1號提案”新聞發布會23日在此間舉行,由民盟河北省委提出的《關于改善和提高省會大氣環境質量的建議》被列為2012年省政協十屆五次會議的1號提案,它從踐行科學發展觀、優化產業和能源結構、加強污染源控制、拓寬環保籌資渠道、加大科學研究力度等6個方面,為石家莊“藍天工程”建言獻策。
民盟河北省委稱,監測數據表明,石家莊大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濃度以及降塵量均較5年前出現不同程度上升,大氣環境在“煤煙型”污染尚未根治的同時,“復合型”污染愈發凸顯。灰霾污染頻現,已成為最受關注的民生問題之一。
民盟河北省委分析,石家莊的GDP增速一直在以兩位數的速度增加,但經濟增長尚未完全擺脫高能耗拉動依賴。該市能源消耗仍以煤炭為主,預計到“十二五”末原煤消耗量將達6500萬噸。此外,該市產業結構中工業所占比重較大,僅電力行業的二氧化硫、可吸入顆粒物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占全市工業企業上述三項污染物排放總量的一半以上。
民盟河北省委建議,引導石家莊發揮環渤海經濟圈的地理優勢和交通優勢,以及作為華北重要商埠的區位優勢,加速發展現代物流業、金融業、旅游業等第三產業。同時,在這個較為干旱和十分缺水的城市推行城市綠島工程,增加綠化面積,大幅提高城市綠化率。
河北省政協副秘書長賈明海在發布會上表示,省政協將通過視察督辦,掌握石家莊大氣污染物組成,摸清污染源底數,提出建議并督促有關方面采取切實可行之策,推動石家莊市區2012年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濃度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河北省會石家莊被稱為“火車拉來的城市”,歷史上是晉冀兩省的貨物集散地。1902年,由法國和比利時投資興建的盧漢(京漢)鐵路修到石家莊,并在此設立振頭站。1903年,以振頭站為起點,正太(今石太)鐵路動工興建。石家莊由此成為控燕京南門、扼冀晉咽喉、連齊魯中原的華北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