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2日),市紅十字會公布2011年度財務收支情況。市紅會去年的“捐贈賬本”顯示,2011年接受的社會捐贈款超過6000萬元,創(chuàng)歷史新高。超九成的募捐款已支出,目前市紅會募捐款累計結余超過4500萬元。
去年,本市各級紅十字會共募集社會捐贈款6070.7萬余元,物資價值1690.29萬元,達歷史新高。這說明社會公眾的捐贈熱情并未受到“郭美美”事件的影響。市紅十字會及有關直屬事業(yè)單位去年接受市有關部門組織的“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市政府實施項目績效考評”等專項檢查,進行了“小金庫”自查和專項治理。“均未發(fā)現(xiàn)違規(guī)違紀問題。”市紅十字會副會長孫碩鵬說。
6000余萬元的捐贈款如何使用?市紅會的“捐贈賬本”顯示,去年捐贈款支出共計5600余萬元,占募捐款總收入的92.6%。其中,青海玉樹地震救助支出47.5萬余元;云南盈江地震救助支出36.2萬余元;日本地震救助支出50萬元;南方雪災救助支出175萬元;博愛書屋捐款支出18.4萬余元;彩票公益金救助支出32萬元;四川地震心理援助項目支出178萬余元;非典人員救助支出245萬余元;其他定向支出324萬余元。此外,捐贈款還用于大病救助支出,救助本市其他區(qū)縣以及國內其他省市等支出。
今年,市紅十字會將實現(xiàn)接受捐贈款物及使用的信息化管理,建立統(tǒng)一規(guī)范的捐贈信息發(fā)布平臺,從而落實“兩公開兩透明”的承諾,加大捐贈信息公開力度。“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正在著手建設這一平臺,未來北京和其他省市的平臺要與之完成對接。”市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馬潤海說。
市紅會將很快對全市各級紅十字會所屬掛靠單位進行清理,目前已經(jīng)開始專項調研冠名單位情況。“紅十字是一個國際性的人道救助品牌,在使用這個品牌時,絕對不能摻雜任何非公益性的元素和內容。”馬潤海說。未來,市紅十字會將加強對冠名醫(yī)療機構的規(guī)范管理,完善、修訂相關管理制度,不斷建立健全嚴格的準入機制和淘汰機制,壓縮數(shù)量,提高質量,切實發(fā)揮冠名機構的應有作用,維護紅十字品牌形象。
今年,市紅十字會還將積極爭取設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機構,認真做好器官捐獻試點和宣傳工作。目前,相關工作正處于調研論證階段,尚未正式啟動。
此外,今年全市每個區(qū)縣還將至少組織兩次群眾性救護技能演練;年內每個區(qū)縣都要建成至少一個“紅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