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日月食、金星凌日、行星沖日等諸多天象齊聚2012

2012-05-21  來源:中國環保網
[字體: ]

 新聞緣起

  5月21日,美輪美奐的日環食在人們期盼之中就要來臨了。中國天文學會理事、南開大學教授蘇宜提醒說,觀測日食的最主要影響因素就是天氣。由于東南部地區正值一年當中雨天日數和雨量較多的時節,所以,日環食來臨的前幾天,公眾一定要留意當地的天氣預報,隨時準備更改觀測計劃。如果天公不作美,公眾可通過電視或網絡直播來彌補現實中的遺憾。如果錯過此次日環食,下一次中國境內出現日環食是在2020年6月21日。

  2012年全球出現不少罕見天象。

  5月21日清晨,天宇將上演一次“金環日食”罕見天象,一個黃中帶紅的“金鉤”在東方天空漸漸升起;

  6月6日,金星凌日也將驚現天宇,想再次看見她,那是100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8月,英仙座流星雨,以極大時每小時100顆左右的流量劃過天際;

  9月、12月,天王星和木星也輪番上演“沖日”。

  為什么2012年會出現這么多罕見天象呢?

  日月食, 最壯觀的天象?

  對大眾而言,最常見而壯觀的天象莫過于日食和月食了。

  5月21日清晨,精彩絕倫的日環食將現身天宇,這是在我國境內,5年之內發生的第4次精彩日食。天文專家說,中國境內連續幾年發生日食是正常天象,不會牽扯任何自然災害事故。

  中國天文學會理事、南開大學教授蘇宜介紹,日食在月球運行至太陽與地球之間并在一條直線上時發生,這時對地球上的部分地區來說,月球位于太陽正前方,來自太陽的部分或全部光線被擋住,因此看起來好像是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日食分日全食、日環食和日偏食三種。同一次日食,如果一部分地區可見全食,另一部分地區可見環食,則稱全環食。蘇宜說,這次環食帶是從我國大陸東南部擦過。當天清晨,廣西壯族自治區將最先看到環食,隨后是廣東、江西、福建、臺灣北部以及浙江的最南端,之后環食帶進入我國東海。

  “本次日環食的獨特之處在于,在我國所有能見到環食的地方都是在黎明時刻,太陽帶食而出,即日出時,太陽已缺了一個角。”蘇宜解釋,當日環食發生到高潮,即食甚階段,太陽成了一個彎彎的“月牙狀”。在黎明時分,一個黃中帶紅的“金鉤”在東方天空中漸漸升起,這是難得的美景。如果用照相機或攝像機拍攝下來,再配上當地有特色的地景或人像,會成為一張值得紀念的“科學+藝術”的照片。

  蘇宜提醒說,公眾在觀測日偏食時一定不要用肉眼直接觀測,防止陽光灼傷眼睛,用望遠鏡或照相機時更要注意采用減光措施。

  金星凌日,最罕見的天象?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天象“金星凌日”將在6月6日精彩上演。天文專家提示說,這是直到2117年以前所能看到的最后一次,再想看,那要等上100多年,凌日時間長達6小時,我國大部分地區處于最佳觀測地區。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金星軌道在地球軌道內側,某些特殊時刻,地球、金星、太陽會在一條直線上,這時從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個小黑點一樣在太陽表面緩慢移動,天文學稱之為“金星凌日”。“金星凌日”持續時間通常是幾個小時,本身不具有太高觀賞性,不過是最為罕見天象,它以兩次為一組,兩次之間間隔8年發生凌日,而每組之間的間隔卻可長達100多年。上一次的“金星凌日”發生在2004年6月8日,今年6月6日的這次是本組的第二次。而下回再發生這一天象,就要等到2117年12月11日了。

  根據預報,本次“金星凌日”,我國是全世界范圍內的最佳觀測點之一,大部分地區都能觀測到從“凌始”到“凌終”全過程。若天氣晴好,屆時公眾會看到有顆“小黑痣”在太陽臉上緩慢劃過。其中金星第一次與太陽表面外切發生在北京時間6時9分41秒,凌終的外切是在12時49分31秒。

  天文專家提醒說,觀測“金星凌日”時有一點需要注意,裸眼直視太陽的時間持續達5秒就足以損壞人的視力。因此,觀測時要注意減光,最好使用專用的日食觀測卡,切記不可用普通的太陽鏡直接觀測太陽。

  流星雨,最浪漫的天象?

  進入5月,天象精彩紛呈,5月5日天空上演了寶瓶座流星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介紹,這是今年上半年流星雨中流量較大的一次,而今年全年共有七場較大規模流星雨。

  此次出現的寶瓶座厄塔流星雨由著名的哈雷彗星帶來,一般發生在每年4月底、5月初,以流星速度快、尾跡長見稱。“流量”最大時,每小時的流星數理論值可達60至70之間,而從往年的情況看,該流星雨的最大“流量”通常只有50左右。但專家也提醒,寶瓶座流星雨的流量相比其他星座流星雨觀賞性還是較低、流量較小。今年全年夜空中將上演象限儀、天琴座、寶瓶座、英仙座、獵戶座、獅子座和雙子座七場較大流星雨,其中象限儀流星雨和天琴座流星雨已分別在1月和4月發生過,在這次寶瓶座流星雨過后,要到8月份才能迎來英仙座流星雨,極大時每小時流星數量會達到100顆左右,比這次流星雨的觀測條件更佳。此外,獵戶座流星雨將在10月18日—23日發生,獅子座流星雨將在11月18日前后發生。而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雙子座流星雨將在年底上演,從12月7日持續到17日。12月14日凌晨,雙子座流星群將有可能出現爆發,且當天為農歷初二,整夜沒有月光干擾,觀測條件最佳。

  天文專家介紹,觀測流星雨需要有寬敞的視野,用肉眼觀賞即可。如果使用了望遠鏡,視場會大大減小,觀測到的流星的數量會大大減少。

  行星沖日,最精彩的天象?

  行星沖日一直是每年天象的重頭戲之一,它也將為公眾帶來欣賞該行星的有利時機。天文專家稱,今年火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和木星輪番上演“沖日”大戲。

  王思潮介紹,所謂行星沖日,是指該行星和太陽正好分處地球兩側,三者幾乎成一條直線,此時該行星與地球距離最近,亮度也最高,是觀測的最佳時機。2012年3月4日,在我國古時被稱為“熒惑”的火星率先上演沖日天象。在火星沖日前后一個月間,太陽一落山,這顆紅色星球就會與獅子座一同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王思潮特別提醒,除肉眼觀測外,用小型天文望遠鏡還可觀測到火星表面的顏色變化和兩極的白色極冠。以美麗光環而著稱的土星也在2012年4月16日沖日。當時,土星的亮度達到最亮,此后的3個月時間里,公眾都可在夜空中看到這顆行星。專家說,借助于口徑在10厘米以上的小型天文望遠鏡還可看到其美麗的光環。

  神秘的海王星將在2012年6月29日沖日,有興趣的天文愛好者可借助望遠鏡一睹這顆淡藍色神秘星球的風采。2012年9月29日天王星沖日,公眾用肉眼即可見其“芳容”。2012年最后上演沖日好戲的大行星是太陽系中最“魁梧”的行星——木星,它將在12月3日沖日。屆時,天文愛好者通過肉眼便可在夜空清晰看到位于金牛座的木星。

  ■ 釋疑

  幾種不同天象齊聚2012,是其運動周期巧遇

  2012年,不僅天宇陸續上演天象好戲,這一年,還出現了公歷和農歷同是閏年和一年兩頭春的天文現象。

  天文學家解釋,天文現象是有客觀規律的。比如,日月之食是太陽、月球、地球這三個天體,在非常有規律的公轉運動中,由它們之間的相對位置變化,在特定的條件下形成的,既常見又普通。用現代天文學知識可以準確地計算出前后幾千年日月食發生的時間和全球各處可見的地點;金星凌日以兩次凌日為一組,間隔8年,但兩組之間的間隔卻有100多年。太陽活動有平均11年的變化周期,即將進入的是第24個活動周期的峰年期。上一個太陽活動的峰年發生在2002年前后。公歷閏年大體是每4年一次,也就是說每4年設閏年的2月為29天。農歷19年中有7年是閏年,在閏年中多設一個閏月,即增加一個陰歷月。同時出現公歷和農歷是閏年與一年兩頭春的天文現象,平均要十余年出現一次,上次是2001年。

  天文專家說,像2012年這樣罕見天象集中在一年的并不多見。但通過上述分析可見,幾種現象是幾種不同天象的運動周期恰好在2012年重合所致,純屬巧合。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