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術如何搬上講臺——揭秘“贏在右腦”培訓班的“蒙眼識字”
蒙住雙眼,把撲克牌放在鼻子下聞一聞就能說出數字花色;迅速翻閱書本,幾秒內一目十行、過目不忘。這就是青少年腦力開發后的神奇功能,你信么?很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信了。
8月26日,四位如夢初醒的家長向上海市青浦區警方報案,稱正在青浦區華新鎮迪利特賓館開辦的“贏在右腦”培訓班涉嫌欺詐。對此,記者進行了追蹤采訪。
名為“蒙眼識字”,實為練習作弊
據了解,“贏在右腦”培訓班是由注冊在上海市閔行區的新雨教育培訓中心開辦,至今已招收6期共200余人,年齡在8歲至17歲。授課教師是這家培訓中心負責人,所謂“贏在右腦”九步訓練法創始人雷雅茹。每次開班前,她都會對學生進行動員,反復強調孩子們“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雷雅茹的初級班課程分為兩部分,先背圓周率,再學蒙眼識字。“呼吸,再呼吸,閉眼呼吸,慢慢會有光進來……”孩子們在她的帶領下把窄窄的布條蒙在眼睛上,開始感知撲克牌的顏色,在她的不斷“鼓勵”下,孩子們似乎在短時間里就紛紛學會了這項“神奇”的功能。
來自海南省海口市的培訓班學生家長萬先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最初他對孩子腦力開發的培訓還是贊同的,所以把11歲的女兒送到了上海。
“初級班培訓結束后,女兒打電話告訴我她掌握的神力,我就意識到被騙了。”萬先生說,通過自行測試后不難發現,所謂“蒙眼識字”其實是透過一定的作弊技巧實現的偷看術。“蒙眼的布條很窄,小孩子通過眼球的轉動微微移動布條,光線就可以漏進來,足以看到鼻子底下物體的顏色和數字,絕對不是訓練右腦開發的結果!”
不少家長在對自己孩子進行測試后也發現可疑。“孩子不知道被灌輸了什么想法,對別人不相信自己會蒙眼識字反應非常激烈。有一位母親說作弊是不對的,小孩子居然就說不要媽媽了!”
來自廣東省東莞市的學生家長楊先生說:“更夸張的是,到了中級班所謂5秒翻書,3分鐘看完10萬字且過目不忘,后來發現都是假的……”
這家培訓班的初級班歷時3天,學費49880元,中級班歷時5天,學費59880元,加上食宿雜費,每個孩子的培訓開支都在6萬至11萬元。
萬先生回憶,不少家長被雷雅茹“忽悠”了。“你愛不愛自己的孩子?愛就刷卡吧!”“第一次見面,她號稱很多領導的孩子都在她這里培訓過。還跟我說了很多理論,什么量子力學、宇宙奧秘、潛意識靈修等。”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家長感到不安。不僅錢財被騙,還讓孩子學會了作弊撒謊,無意之中成了斂財者的幫兇!于是他們紛紛向警方報案。
行騙的培訓班,如何獲準辦學?
據悉,新雨教育培訓中心負責人雷雅茹“很不簡單”,除了“贏在右腦九步訓練法創始人”等頭銜外,還有很多“光環”。一些學生家長說,正是看她的“權威”身份才確信無疑的。
經查詢,雷雅茹還是上海雷辣婆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上海雷辣婆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在“贏在右腦”宣傳網站頁面上,“雷辣婆第七代傳人”搖身一變成了“國內著名右腦教育專家”。
雷雅茹如何獲得辦學資質?上海市閔行區教育局有關人員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辦學主體“上海市閔行區新雨教育培訓中心”通過相關規定申請、提交材料、審批備案后,確實獲得了民辦學校的辦學許可證,辦學內容包括中等及中等以下非學歷教育。然而,該中心開辦的“贏在右腦”培訓項目,并不包含在備案申報的內容中。
記者又來到該培訓中心注冊地,上海市閔行區蓮花南路719號的“雷辣婆商務酒店”內,培訓中心和商務酒店的企業法人均是“上海雷辣婆康樂浴有限公司”。商務酒店員工陶女士告訴記者,他們已經快有一年多聯系不到“雷老板”了。
注冊地在上海市閔行區的培訓中心,是否能夠在青浦區開辦培訓班?上海市教委發展規劃處副處長李蔚表示,民辦教育機構跨區辦學必須經過相關區縣的教育部門批準。
上海市閔行區教育部門認定,新雨教育培訓中心屬于違規辦學,責令其整改,并要求雷雅茹盡快到相關部門配合調查處理,所收錢款全部退還。
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28日表示,目前警方已就家長報案展開調查,是否立案還要等待進一步調查結果。
背離教育初衷,培訓“走火入魔”
“蒙眼識物”本是行騙把戲,為何卻被搬上三尺講臺?此類行騙招數緣何一再得手?
調查發現,這類辦學機構緊緊抓住了當下學生家長的迫切需求,消費目標人群定位非常清晰,“就是瞄準那些有錢、自身受教育程度不高,又渴望孩子學習得到提升的父母。”萬先生說。
目前,此類圍繞著提升應試水平的智力培訓五花八門。很多學生家長受廣告誤導,以為通過冥想靈修等特殊訓練,就能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
專家指出,這是一種急功近利心態下“走火入魔”的表現,家長對孩子的這種期望是不科學、不理智的。
“我就是主攻腦認知發育的,當時聽到‘贏在右腦’的廣告,還將它當作利用智能發育學科來‘胡謅’的案例。”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發育行為兒科副主任李斐告訴記者,“也有人把字當成圖形、符號來閱讀,可以做到一目十行,但是字讀得快,并不等于理解了。翻書、聞味道就能閱讀更是胡鬧了。”
上海市靜安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校長、特級校長張人利認為,現在不少學校和家長過于看重孩子應試技能,實際上背離了教育的初衷,正是因此,社會上的培訓項目層出不窮,其中很少有從事腦科學研究的專家參與,而多數是打著“智力開發”的旗號,來賺錢的。
上海市法學會副秘書長湯嘯天指出,在教育市場化的今天,靠家長來辨別教育服務產品的真偽,是很困難的。為此,需要教育行政部門“把關”,對一些辦學機構的資質進行審核,同時,還應對其教學內容、過程進行必要的跟蹤、審核和監督。
“對于類似‘贏在右腦’培訓班這樣的機構,嚴重地說就是禍害孩子,必須取締。”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原所長、特級教師傅祿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