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的“美國大杏仁”(Almonds)將更名為“巴旦木”繼續銷售。昨天,美國加州杏仁商會(AlmondBoardofCalifornia)對外宣布了這一消息。這意味著忽悠了中國消費者數十載的“美國大杏仁”這一假冒名稱終于可以退出市場。在聲明中,協會使用了官方英文名稱,此前的中文名稱“美國加州杏仁商會”未再出現。
加州杏仁商會在其網站上的一份聲明中承認大杏仁叫法有誤,聲明中說,根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堅果炒貨專業委員會公布的行業新標準,今后將采用“巴旦木”作為“Almonds”的中文名稱。在新、舊名稱包裝更換期間,市場銷售的產品會同時出現“扁桃仁“、“巴旦木”、“美國大杏仁”名稱。消費者和銷售商可以繼續享用和銷售。
近日,北京市京都(深圳)律師事務所的甘清洪律師已向上海市商務委發函指出,根據我國《消法》的相關規定,美國加州杏仁商會涉嫌在華虛假宣傳。“加州杏仁商會在明知其推廣的產品并非杏仁的情況下,一直使用‘杏仁商會’的名稱在中國境內開展活動,并一直對外宣稱其推廣的扁桃仁為杏仁,受利益驅使故意開展虛假宣傳并借此牟利是顯而易見的。”
公開資料顯示,美國加州杏仁商會上海代表處成立于1996年。這家進入中國已有16年的外國非企業經濟組織涉嫌未經正式注冊便在中國境內開展活動。
相關
消費者對休閑食品不信任
中國方便與休閑食品產業發展論壇披露,目前我國方便休閑食品工業總產值約5400億元,但消費者對產品的安全、健康缺乏信任。對食品中的添加劑問題尤其擔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副主任呂政表示,我國每年人均消費休閑食品約30克,只相當于發達國家人均消費量3200克的9.3%。。但方便休閑食品發展規模小;生產經營高度分散,同質化過度競爭;消費者對產品的安全、健康缺乏信任。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則指出,使用食品添加劑不應掩蓋食品本身或加工過程中的質量缺陷或以摻雜、摻假、偽造為目的,在達到預期目的前提下應盡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