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組部印發《關于在干部教育培訓中進一步加強學員管理的規定》,規定學員在校期間及結(畢)業以后,一律不準以同學名義搞“小圈子”。中組部出臺暫行規定,劍指干部培訓中存在的跑門子拉關系、找靠山結圈子等惡習,可謂是切中要害,深得民心。
干部參加教育培訓,本應是為學習知識、提高本領“充電”“加油”。然而,一些干部卻把培訓班當成了吃喝場、關系場、名利場,奉行“認一認人,串一串門,養一養神”的錯誤觀念,乘機交朋友、拉關系,結圈子、搞幫派,投靠山、找后臺,千方百計編織利益網、人脈圈,以期日后,利用同學名義、圈子效應撈取私利。
一些參加培訓的干部之所以熱衷于“結圈子”,主要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有的認為,結成“圈子”能撈到不少好處,干事有人脈、找人有關系;有的覺得,進了圈子等于進了班子,有了靠山的庇護,提拔重用機會更多;有的錯誤以為,結了“圈子”等同有了保護傘,干些違法的事也沒人敢管,如此等等。
培訓班中形成的這種“圈子文化”極為可怕。結成的“小圈子”,只講小團結不講大團結,只講圈內利益不顧整體利益,只信任圈內人不信任圈外人,不僅將人際關系庸俗化、利益化,異化為政治投機、經濟投機,更為要命的是“圈內人”結成利益共同體,同流合污、謀取私利,干起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違法亂紀勾當,危害十分巨大。
根除培訓“結圈子”的惡習,需要多方發力。干部培訓機構要用好《規定》這把“尚方寶劍”,加強干部培訓日常管理,解決失之于寬、失之于軟的問題,對違反規定的學員,嚴肅查處、堅決處理,鏟除培訓中相互拉關系、結圈子的歪風;建立監督和責任追究機制,發動媒體、社會力量對以同學名義搞“小圈子”的行為進行廣泛監督,從重從快追究牽頭者、參與者的責任,查處一個、教育一片,形成強大的震懾作用;參加培訓的學員更應自覺端正學風,不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的庸俗關系,不結利益交換、結黨營私的“利益同盟”,堅決向“結圈子”的惡習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