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解碼器可輕易網購 檢察官建議納入特種管理
車門沒有被撬痕跡,車窗完好無損,車內貴重物卻不翼而飛,這是怎么回事?近日,盜竊車內財物的嫌疑人孫某被移送西城檢察院審查起訴,他們用網購來的汽車解碼器專門攔截別克車鎖車密碼,進而遙控車鎖盜竊。事實上,用汽車解碼器盜竊的案件屢見不鮮,甚至已是十年前的舊把戲,卻為何屢打不絕?
小販改行
網購解碼器盜竊被抓
去年6月,在南京賣水果的孫某無意中從網上看到一條“用解碼器開汽車車門,盜竊車內財物”的生財之路。身上有前科的孫某叫上一起賣水果的同行肖某,二人準備“轉行”到北京大干一場。二人在網上搜索一番,各出了900元,買了一套汽車解碼器,帶到北京。
去年7月6日傍晚,孫某和肖某走到西便門附近時,發現一輛別克車的車主正在路邊停車,孫某拿出解碼器捕獲了這輛車的鎖車密碼。見車主進入飯店后,孫某就用解碼器遙控打開了車鎖,自己負責望風,讓肖某迅速進車內盜竊。
二人從車上偷了一部尼康單反相機、一個尼康相機鏡頭、一部富士拍立得相機和一個女士挎包,隨即逃之夭夭。
一個小時后,別克車主駕車離開。因為車窗完好,車內也沒有翻動痕跡,所以開車走了會兒后,車主才發現包丟了,于是報警。
接到報案后,民警調取現場周邊視頻監控錄像進行查找,發現兩名嫌疑人是乘坐52路公交車進入案發地的。又經進一步調查,民警鎖定了嫌疑人使用的公交卡,通過公交卡使用情況,民警將孫某、肖某二人抓獲。
檢察官解密
解碼器就如同車鑰匙
西城檢察院的檢察官羅強在辦案過程中,曾接觸過這個解碼器:看似簡單粗糙的一個小黑盒子,“還沒有撲克牌大,有個黑白顯示屏,側面幾個按鈕。”
“打開電源,解碼器就自動掃描方圓50米范圍內的汽車電子鎖信號,如果匹配的車輛開啟或落鎖的遙控信號被鎖住,解碼器屏幕上就會顯示出車型,接著按鍵就可以打開車門或鎖上車門。”嫌疑人孫某到案后交待,這個解碼器主要針對別克車。因為他們兩個人都沒什么錢,只能買個相對便宜些的,匹配車型較少,貴的解碼器超過萬元。
羅強介紹說,以往有些犯罪分子用汽車干擾器,在車主鎖車時按下干擾器按鈕,干擾汽車的電子鎖車功能。車主誤以為車門已鎖上,其實車輛根本就沒有收到遙控鑰匙發出的信號。車主離開后,犯罪分子直接拉開車門進行盜竊。這種汽車干擾器技術含量相對較低,而且現在許多車主都有了防范意識,鎖車后拉拉車門就能避免后患。
“但是汽車解碼器要高級得多,其原理等于復制了一把車鑰匙,想開就開,偷完再鎖。”羅強檢察官說,由于車還鎖著,沒有被撬痕跡,車主很難察覺被盜。等到發現了甚至都想不出在哪丟了東西,給破案帶來很大困難。
記者了解到,除了控制中控鎖之外,還有犯罪分子利用解碼器發動汽車,直接盜竊車輛。羅強表示,由于高檔車防盜性更高,且解碼技術相對復雜,因此目前大多數犯罪分子還是選擇開車門盜竊財物。
網頁屏蔽
難以阻斷私下買賣
一個水果販子怎么會獲知解碼器盜竊的生財之道?這都是因為網絡。網絡的方便,不僅對良民百姓如此,對圖謀不軌的惡人也如此。
記者也在網上搜尋了一番,發現搜索引擎提示部分網頁因為“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沒有被搜索出來,但仍然有個別“漏網”的網頁。有些銷售商將聯系方式夾雜在解釋解碼器相關原理的文章中發在網上。有些銷售公司的網站則可以正常打開。
記者搜索到一家電子科技公司,網站上出售各類汽車解碼器、遙控解碼器、遙控干擾器和開鎖工具。其中一套3800元的2013最新解碼器,號稱可以做本田雅閣、馬自達6、索納塔8、福特全車系等十幾種車型。店家信誓旦旦地說,“本產品只要接收到信號,就能打開。”
記者通過另一個搜索引擎,查到了40多萬個出售解碼器網店的結果。有些雖然點擊后無法顯示,但還是有相當多的公司網站能顯示。而且即便網頁被屏蔽,銷售者的聯系方式也都能顯示在搜索結果的簡介中。
記者查詢了幾家銷售商,汽車解碼器從千余元至上萬元的都有。功能和覆蓋車型也隨著價格的升高而更強大。
雖然有的網頁上標出“鄭重聲明”,讓使用者自律,切勿把產品作非法用途。但在銷售中,商家卻并沒有對購買者的資質有額外要求,只要先付百元定金就可以發貨,貨到付款。
更耐人尋味的是,有的網站中,除了銷售者的聯系方式外,網頁上還有解碼器的教學視頻,并鏈接著數十條用解碼器盜竊的新聞報道案例,報道中涉及汽車解碼器成功打開車鎖的內容全部被重點標出,這除了做廣告外,也暗示了這些解碼器售、買者的真實用心。
管理漏洞
解碼器盜竊暢行十年
記者查詢媒體報道發現,早在10年前,就有過利用汽車解碼器盜竊的報道。時至今日,解碼器仍然大行其道。連一個水果販子都能輕易學會、買到解碼器實施盜竊。
據記者查詢,北京、重慶、沈陽、成都、廣東……全國各地都有車主深陷“解碼器”黑手。美系車、德系車、日系車都遭過不測。兩年來,僅記者本人就采訪報道過四五次解碼器盜竊案。
既然解碼器作為盜竊工具已是公開的秘密,又為什么能在長達十年的時間里依然供銷兩旺,難道說司法機關對解碼器就不管不顧,睜一眼閉一眼嗎?
“這里面確實有漏洞,”一位接觸過解碼器盜竊案件的民警對記者說:“但我們現在只能抓用解碼器盜竊的犯罪分子,單純銷售解碼器并不違法。”
檢察官羅強告訴記者,汽車解碼器本來是汽修行業的修車工具,用于檢測汽車故障和電路。由于它的實用性以及本身有合法用途,國家目前尚未對汽車解碼器進行特殊管理。
“但是如果賣家明知對方要拿去犯罪還縱容,或者暗示甚至傳授利用解碼器盜竊的方法,這就涉嫌傳授犯罪方法罪。”羅強表示。
對此民警有些無奈:“這種事買賣雙方心知肚明,但沒有人會承認明知對方要拿去犯罪還出售的,如果沒有確鑿的證據加以證明,很難認定主觀故意。”
檢方建議
效仿開鎖業特種管理
檢察官表示,避免造成財物損失,車主首先應當提高警惕,不要將手機、錢包等貴重物品放在車內,同時安裝機械防盜裝置等。更重要的還是要從源頭阻斷解碼器的隨意買賣。公安網監部門應該對網上交易進行重點監察,通過技術有效屏蔽可疑信息。甚至可以追究放縱不法信息散布的網站的責任。
“汽車解碼器作為汽修工具不可能被禁止銷售使用,但是既然是專業工具就應當加強管理。”羅強認為,可以效仿開鎖業,將可以開車鎖的解碼器也納入特種管理。
“只允許有正規進貨渠道和資質的銷售商出售,只有汽修廠才能購買。銷售時必須核查購買者的身份,實名制買賣,詳細記錄購貨信息、購買人信息以及解碼器型號,一旦被用作不法用途可以進行倒查。”羅強說,如果不按規定進行買賣,就可以追究銷售者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