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賣肉的不舍得吃肉,我們家現在是經常吃肉,頓頓吃,便宜啊!”進入四月份以來,豬肉價格仍然延續之前的跌勢。有統計顯示,目前豬肉價格已經降 至三年來的最低點。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說,歷來農副產品都有大小年之說,目前國家要做的就是充分發揮收儲功能,防止豬肉價格進一步大 跌。
豬肉價重回三年前
“我買的肥瘦相間的肉也就七八塊錢,回去跟老媽一說,咋這么低,老媽說,這豬肉價格一直在跌。”不怎么去菜市場的小林去了一趟菜市場大發感慨,還把自己買豬肉的經歷發了朋友圈,沒想到引起不少朋友的共鳴,大家都反映,今年這豬肉是真便宜。
新發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統計部劉通證實了大家的反映,豬肉價格的確在跌,可謂是“跌跌不休”。他說,最新統計數據顯示,3月份,新發地市場 白條豬批發的價格基本上全部是在低于7元/斤的價位上運行。即便價格已經“破7”,并沒有出現觸底的跡象,全月的走勢仍然波動下行。記者查閱新發地統計數 據發現,最新數據顯示,白條豬的批發價格依然破七,瘦的每斤為6.9元,肥的為每斤5.9元,“豬肉價格回到了3年前。”
雙橋市場一位經營豬肉批發生意的商戶表示,今年豬肉價格確實真是夠便宜,“都說賣肉的不舍得吃肉,我們家經常吃肉,頓頓吃,便宜啊,比羊肉牛肉便宜多了!”他說,這樣的價格走勢讓他有些茫然,“年初就一直跌,然后直著下來,讓人看不懂!”
供應多導致價格跌
豬肉價格為什么在下跌?有分析指出,隨著政府對生豬飼養扶持力度的逐步加大,生豬飼養戶日益增加,越來越多社會資本涌入養豬行業,造成供應量增加。
這一點從上市量也有體現。新發地市場統計部劉通說,根據統計,2014年3月份日均上市量為2323.13頭,比2月份的1566.09頭 增加48.34%;比2013年12月份的2095.71頭增加10.85%;比11月份的1853.13頭增加25.36%。這是因為去年下半年生豬價 格持續回升,養殖戶積極補欄,造成生豬存欄量偏大,在春節前集中出欄,加大了市場的供應量,形成供遠大于求的局面。龍策餐飲智庫首席顧問田廣利分析說,中 央提倡厲行節約,餐飲消費減少,人們的消費觀念改變和消費口味變化,這也讓豬肉需求減少,也導致肉價下跌。
肉價不會立即反彈
豬肉價格后市會怎么樣?新發地市場統計部劉通強調說,肉價接近底部,并不意味著肉價就會反彈,肉價的反彈是建立在供求關系基本平衡的狀態下的。在產能過剩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之前,肉價很難出現實質性的反彈,也存在著肉價會在底部運行較長時間的可能性。
他說,目前,在肉價已經基本接近底部的時候,絕大部分養殖場并沒有意識到毛豬供應過剩的局面還會持續較長時間的這個嚴肅問題,絲毫沒有適當 壓縮產能的舉措,仍然寄希望于別人減產、破產、退出養殖業,給自己留下發展的空間。實際上,這部分人對別人的希望恰恰也是別人對他的希望。所以,為了給自 己留下發展的空間,不妨適當壓縮一些產能,把虧損留給“扛”著的養豬人。等到肉價出現恢復性上漲時,自己再擴大產能,抓住賺錢的機會,“后期價格還會出現 一些下滑,但下滑的動力和空間已經不大。”
要發揮收儲作用
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說,目前要注意的是“豬周期”,這其實是一種經濟現象,簡單來說就是“價高傷民、價賤傷農”的一種周 期性的豬肉價格變化的怪圈。趙萍說,為了平穩豬肉價格,要充分發揮國家收儲的作用。記者獲悉,近日,商務部等部門已經啟動了中央儲備凍豬肉收儲工作,在全 國多個省份同時開展收儲。除了增加中央凍豬肉儲備規模外,為了穩定價格,商務部還可以采取財政貼息政策,鼓勵大型豬肉加工企業增加商業儲備,擴大豬肉深加 工規模;增加發放臨時飼養補貼等方式,穩定市場。不過也有聲音說,中國要破解豬價困局,同樣要靠市場機制,而不是政府干預。少一些干預,市場的力量就會成 長起來,即使最初并不那么完美,但干預政策成了慣性,市場力量就永遠起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