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人士提醒 慎用公共場所免費WiFi
隨著網購以及移動支付逐漸流行,黑客開始瞄上WiFi,通過多種手段利用WiFi入侵用戶手機和平板電腦,從而獲得用戶的各種信息,給用戶資金帶來危害。
記者采訪國內信息安全專家獲悉,目前黑客以多種手段獲得用戶的資料,而隨便蹭網等不良習慣是用戶丟失信息,最后導致錢財受損的主要方式之一,為此,專家提醒廣大用戶,不需要上網時,請關閉手機或平板的無線上網功能,并慎用公共場所免費WiFi。
蹭免費網導致錢財損失
近年不斷爆出網友因為隨意公眾場合蹭免費的WiFi而導致錢財損失的案例。
今年年初,有消息稱,一位網友突然發現銀行卡多了69筆交易,原本存有6萬元的銀行賬戶只剩下500元。后經警方調查,該網友的錢通過3個第三方交易平臺被轉走,并初步鑒定,是其在公共場所使用免費WiFi導致銀行卡賬號被盜。
而同樣是因為蹭網,北京的梁姓網友在去年2月份,銀行卡被人分17次轉賬或取現,最終共計損失了3.4萬元人民幣。
據了解,就在這之前,他曾經通過手機蹭別人的WiFi網絡登錄過網上銀行。
據安全專家介紹,手機和平板電腦都有無線網卡,當用戶的無線網卡開啟時,網卡會不斷“查找”周圍有沒有可以連接的WiFi熱點。而一旦黑客設置的“釣魚”WiFi裝置接收到了,手機或Pad就能通過黑客裝置上網了。
黑客攻擊手段
手段一:WiFi釣魚陷阱
黑客為獲得用戶資料,會提供一個名字與商家類似的免費WiFi接入點,比如在天河北附近,用來釣魚的WiFi名就被命名為tianhebei_Free,一旦連接到黑客設定的WiFi熱點,用戶的各種信息就“裸奔”了。
手段二:WiFi接入點被偷梁換柱
其次,黑客建一個和合法WiFi名稱完全一樣的接入點,當網絡信號不好時,用戶的連接可能中斷,并瞬間切換到同名的黑客的WiFi接入點中,接下來,用戶上網過程就完全可以被黑客截取。
手段三:黑客主動攻擊
此外,黑客可以使用技術手段,攻擊一些商家提供服務的無線路由器。黑客可能破解用戶家里的路由器,其步驟是,首先破解網民家里的WiFi密碼;然后再破解路由器管理后臺的賬號和密碼,獲得路由器管理權;最后,在路由器中植入后門程序。
WiFi陷阱的風險
而一旦用戶的移動終端落入到黑客的WiFi陷阱,則使得用戶手機面臨如下風險:
風險一:訪問釣魚網站丟信息
當用戶訪問購物網站時,黑客彈出用優惠信息做誘餌的釣魚網站,用戶在釣魚網站提交自己的登錄ID,甚至將自己網銀的有關信息提交到網站上。
風險二:上網行為被黑客獲取
通過黑客的WiFi上網時,用戶上網的所有痕跡都會被監聽,訪問記錄會被看得清清楚楚。
風險三:身份被冒用
通過黑客的WiFi陷阱刷微博,黑客可直接劫持用戶的訪問令牌,不需要得到用戶的賬號密碼,直接用用戶的身份發微博等。
風險四:強制點擊廣告
誘騙用戶的點擊來給黑客賺錢,這種攻擊特別多見于家用路由器被入侵,攻擊者篡改DNS之后。用戶每天上網會有討厭的廣告,只要用戶上網就給攻擊者打工賺錢。每次購物,攻擊者都能拿到從店主那里得到傭金分成。
支招
1.在不需要上網時,關閉手機或Pad的無線網卡;僅在需要快速上網時,才打開WiFi。2.不要隨便蹭網,慎用公共場合的WiFi熱點。3. 如果一定要使用公共場所提供的wifi,盡量不要使用網銀或購物,不在公共WiFi環境下載安裝軟件。4.在智能手機上安裝手機安全軟件,攔截可能的安卓 病毒和釣魚網站攻擊。5.對家里路由器管理后臺的登錄賬戶、密碼進行科學管理,不要使用默認的密碼,可改為復雜的高強度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