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記者調查:新學期,孩子就近上學了嗎?

2014-09-02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

小學就近入學、小升初多校劃片入學、取消“共建生”……新學期開學,新華社記者在一些地方走訪:一系列遏止“擇校”的利好政策嚴格落實,孩子們是否能就近上學?

   告別擇校的躁動與奔走

   “想都沒想過,我們這種工薪階層能把孩子送入史家小學。”接受記者采訪時,家長劉長松掩飾不住激動的心情。

   根據北京市今年嚴格執行的劃片就近入學政策,一批原計劃入讀遂安伯小學的一年級新生全部進了史家小學。這兩所小學,前者是默默無聞的普通校,而后者則是全市屬一屬二的名校,也是過去擇校的重點對象。

   據了解,今年北京市小學和初中就近入學比例分別達到93.7%和76.82%。東城、西城、海淀、豐臺等區“小升初”采取電腦派位,就近入學比例首次突破80%。

   今年初,教育部相繼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小學升入初中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做好重點大城市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通知》,提出到 2015年,19個重點大城市實行劃片就近入學政策。各地紛紛“出重拳、下猛藥”,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告別擇校的躁動與奔走。

   在河北,就近入學不是籠統概念,而是量化指標: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各學校“劃片就近入學”的新生比例不得低于本校當年招生人數的90%,擇校生招生比例必須減少到10%及以下。

   “一旦成為符合條件的片內適齡兒童少年,公辦學校就要100%保證就近入學,不得拒絕。”石家莊市教育局一位負責人說。

   北京、山東、河北等地不少家長表示,今年管理比較嚴格,只要在片區內,即使是熱點名校,家長不托關系、不找門路、不送錢送物,都能比較便捷地為孩子辦理入學手續。

   “就近入學”不等于“最近入學”

   “山東師大附屬小學雅居園校區就在我住的小區對面,一條馬路之隔,但是我家小孩不能到這個學校上學,只能到4公里外的高新區第一實驗學校上學。”濟南市黃金時代小區一名劉姓業主向記者反映。

   濟南市高新區社會事務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山師附小與雅居園小區開發商簽署入區辦學合同,招生范圍系雅居園小區購房業主的直系適齡入學兒童,合同終止 日期為2019年。目前山師附小雅園居校區教學資源緊張,僅能接受雅園居小區的適齡兒童。黃金時代小區是高新區第一實驗學校的學區氛圍,所以黃金時代小區 的適齡兒童應到這所學校就讀。

   這名工作人員還解釋說,“就近”不等于“最近”,不能因為黃金時代小區離山師附小雅園居校區最近,就一定要到這所學校就讀。除了距離,還要考慮到學校教學資源是否允許。所以,“就近”的準確含義是“相對就近”。

   “就近入學,應是以步行距離為標準,孩子可以比較輕松的上學,非要坐車,也應有直接的安全的公交線路,站數不宜太多。”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 為,政府大力倡導“就近入學”值得稱道,但還要細化工作,進一步界定“就近”概念,避免產生誤解,影響政策實施效果。

   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享受“同城待遇”

   新學期開學,山東省濟陽縣經商的外來務工人員劉金才有了意外之喜:“我家小孩今年該上一年級,本來只能到定點學校就讀,離最近的濟北小學也有三四里地。現在孩子就在縣實驗小學上學,接送起來方便多了。”

   今年濟陽縣試點取消外來人員子女定點學校制度,實行劃片招生,按照城區居民子女的劃片招生范圍就近入學。在濟陽十中、縣第二實驗小學、濟北小學、濟陽街道 中心小學原4所定點學校的基礎上,將城區內的公辦學校全部對外來人員子女開放。符合條件的外來人員子女,將根據居住地,按城區居民子女的劃片招生范圍免試 就近入學,達到城區學校服務全覆蓋。

“陽光入學對所有孩子都應一視同仁。”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教育局局長魯性瑜說,今年全市義務教育階段新生入學率之所以達到100%,靠的就是在屬地政府密 切配合下,嚴格執行了國家政策。其中,該市青山區成立了由區委組織部長、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區長、教育局長等組成的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結合學校布局、各學區 學生分布人數等實際,按照“房戶統一”原則,公開招生指標、名單等辦法,使得戶籍地適齡兒童青少年全部實現就近入學。同時,根據各校空余學位,相對就近安 置了學區內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贏得社會好評。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