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去菜市場買菜買肉的市民發現,菜價和肉價都漲了。市場上黃瓜上漲了44.4%,豬肉價格也漲了七成,而全國居民消費價格上漲只有 1.3%。記者探訪發現,菜價上漲的背后是供應量的不足以及天氣的多變,而豬肉價格的上漲則有人為拉高因素,有人不斷散布毛豬價格上漲的消息,但這與實際 情況有些偏離。
菜市場:“黃瓜飛起來了”
今天早上7點多,記者來到雙井附近的一家菜市場,買菜的市民絡繹不絕,說到漲價都有同感,“是漲了,你看這天兒陰的。”一菜攤攤主告訴記者說, 最近漲得最猛的是黃瓜,按照他的話來說,就是“黃瓜已經飛起來了,前幾天還兩塊錢一斤,我這兒賣三塊,別的攤兒還有賣三塊五的。”新發地市場最新統計數據 顯示,黃瓜的批發價是每斤0.8至1.8元,周環比上漲44.44%。另外葉菜也漲幅明顯,小白菜現在賣兩塊五一把,前幾天只賣兩塊錢一把。
這位攤主聽有的市民喊貴也很無奈地說:“我們也不希望貴,但是進價就是貴了,你看這連陰天,菜價還要漲。”他繼而安慰市民說,如果要買便宜的,可以在傍晚收攤時來買,因為那時候會甩貨,“雨天我們的菜也不好保存,只能賤賣了。”
菜價沖高因為斷茬
新發地市場最新統計顯示,蔬菜的加權平均價是每公斤2.46元,周環比上漲7.89%;比去年同期的1.68元/公斤上漲46.43%。
新發地市場統計部相關人士表示,近來菜價沖高,與近期北京蔬菜供應鏈出現斷茬或者缺口分不開。每年六七月份,北京蔬菜的供應地由京南地區向京北 地區轉移,特別是蔬菜的主要供應地將轉向河北北部的張家口、承德以及山西北部的大同、內蒙古中東部的赤峰和遼、吉、黑地區,近期京北地區蔬菜的上市量不 足,造成價格走高。上市量不足是因為目前上市的蔬菜,大部分是在今年5月前后播種、定植的蔬菜,而華北、東北地區在5月前后相繼出現了倒春寒天氣,早茬播 種、定植的蔬菜有受凍現象,一些秧苗受損嚴重。
另外,去年同期菜價過低,導致今年播種面積下降。去年同期,北方地區蔬菜的價格過低,特別是張家口地區的蔬菜,較多品種、較長時間出現賣難現 象。去年出現賣難現象的蔬菜,今年的播種面積均有較大的降幅。從張家口地區傳來的消息說,大部分蔬菜的播種面積同比減少的幅度在20%至30%,使得大部 分蔬菜價格出現恢復性或者報復性上漲。同時,現在的連續陰雨天氣也讓菜價走高。
肉價上漲有人為因素
豬肉也傳來漲價的消息。今天早上,記者在雙井附近的一家菜市場了解到,價格近期有小幅上漲。攤主說,現在排骨每斤17元,前幾天每斤15元,帶皮的瘦肉現在每斤12元,前幾天每斤10元。攤主說,豬肉價格上漲是因為毛豬供應少了。
新發地市場的統計數據顯示,近期豬肉價格明顯上漲。目前,新發地市場白條豬的批發平均價是每斤10.95元,周環比上漲1.11%,比6月中旬上漲17.11%。
不過新發地市場統計部相關人士表示,豬肉價格上漲有人為拉高的因素。因為屠宰場或者屠宰場的代理商,把白條豬運抵市場后,口頭禪就是出廠價“又漲了”,他們不斷散布毛豬上漲的消息,但這與實際情況有些偏離,因為毛豬的短缺程度并沒有達到嚴重的程度。
該人士表示,豬肉價格不會明顯繼續上漲。因為現在仍然處于肉類消費淡季,肉價繼續上漲,就會把人們對豬肉的消費需求排擠到其他動物蛋白上。不過 再過些日子就到立秋節氣,北方地區一直保存著 “貼秋膘”的習俗,市民對豬肉又有可能出現階段性強勁的需求,這都可能拉動肉價上漲,而且養豬場、屠宰場也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養殖業板塊多股漲停
近來豬肉價格大漲,今天早盤,養殖業板塊再度全線飄紅。龍大肉食、牧原股份、新五豐、大康牧業等紛紛漲停。興業證券指出,豬價已經持續上行4個 月,養殖戶補欄速度較慢,母豬存欄仍然持續下降。目前來看,整個行業資產層面的調整修復還未徹底完成,生豬補欄速度較慢,這將使得豬價景氣時間拉長。供給 實質性短缺導致豬價急漲,漲價趨勢至少持續到明年。長江證券認為,比較行業景氣和基本面,現階段的生豬養殖板塊在整個A股中都是具有比較優勢的,預計生豬 價格在九十月份的超預期上漲將帶來生豬養殖甚至整個養殖板塊的超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