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京津冀等三大區域戰略環評啟動 污染排放占全國3成

2015-10-28  來源:京華時報
[字體: ]

 27日,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三大地區戰略環境評價項目啟動,環保部環境影響評價專家咨詢組同日宣布成立。據了解,在此之前,環保部曾先后完成五大區域、西部大開發以及中部地區發展戰略環評。

  27日,環保部召開會議,宣布啟動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區戰略環評項目。環保部副部長潘岳表示,這三大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心所在,也是環境矛盾最凸顯,公眾環保需求最強的地區,是經濟和環境雙轉型最迫切的地區。

  據介紹,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是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但也是大氣、水、土壤等污染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工業仍以重型化為主,長三角地區輕重工業產值比為3:7,京津冀地區石油化工、冶金建材、能源等行業在工業產值中占比高,唐山、邯鄲等地超過80%。

  三大區域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國總量的30%;單位面積污染物排放強度是全國平均水平的5倍。京津冀仍然是目前我國空氣污染最為嚴重的地區,2013年,京津冀所有城市PM2.5和PM10年均濃度均超標,全國空氣質量最差的前10個城市中河北省就占了7個。

  據介紹,針對三大地區的戰略環評,將圍繞環境質量改善、生態安全水平提升兩大任務,嚴守三條“鐵線”,對區域性、累積性環境影響和中長期生態風 險進行評估。分析預判區域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水平和存在的主要矛盾,辨識中長期生態環境影響特征和關鍵影響因子,從空間利用、污染排放、環境質量 三個角度預警區域中長期生態環境風險,并研究區域生態環境戰略性保護總體方案,促進區域綠色發展。

  >>背景鏈接

  中西部區域曾進行戰略環評

  據介紹,戰略環評是指對政策、規劃或計劃及其替代方案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規范的、系統的綜合評價,并把評價結果應用于負有公共責任的決策中。它是為了針對項目環評的缺陷而提出的。

  項目環評自20世紀60年代在西方發達國家提出并實施以來,在控制和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其不足也日益明顯。由于建設 項目處于整個決策鏈(戰略—政策—規劃—計劃—項目)末端,項目環評只能做修補性的努力,而環境問題在人們著手制定政策、規劃和計劃時就已經潛在地產生 了。

據了解,2013年,2014年,環保部曾先后完成“五大區域戰略環評”(環渤海沿海地區、海峽西岸經濟區、北部灣經濟區沿海、成渝經濟區和黃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區等五大區域)、西部大開發戰略環評以及中部地區發展戰略環評。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