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北京市城區最低溫將達到-4℃,在氣溫上創今年下半年以來新低。早早到來的低溫,到底和世界氣象組織預測到的拉尼娜現象有無關聯?市氣象局相關負責人昨天透露,目前,北京所在的華北地區尚未受到拉尼娜影響。
10月氣溫破零屬正常現象
北京市氣象臺預計,今天夜間本市平原地區最低氣溫將降至-4℃左右,山區-8至-7℃,創今年下半年以來新低。
10月底氣溫就已經零攝氏度以下了,這正常嗎?北京市氣象局氣候中心副主任王冀告訴記者,據觀象臺數據統計,1981年以來,10月下旬極端最低氣溫達到零下的共有7年,其中1986年達-3.5℃,出現在10月30日。因此,今年10月底最低氣溫達到零下屬正常現象。
對于此次降溫過程是否與拉尼娜有關,王冀說:“超強厄爾尼諾結束后,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8月進入拉尼娜狀態,預計12月將形成一次弱的拉尼娜事件。目前,北京所在的華北地區還沒有受到拉尼娜的影響,此次降溫只是一次冷空氣過程帶來的影響。”
今天,冷氣團會繼續控制京城,雖然天氣還是以晴朗為主,但最高氣溫在8℃上下,夜間的最低氣溫仍達-2℃。根據市氣象臺最新預報,11月2日到5日,本市氣溫將逐漸回升,平原地區最高氣溫將升至12℃-15℃,最低氣溫又會回到0℃以上。不過,氣溫的回升,意味著霧霾的到來。其中3日到4日有輕度到中度霾,5日有弱冷空氣南下,空氣質量好轉;6日氣象條件再度轉差,有輕微到輕度霾。
新一輪冷空氣將在6日影響北京,并帶來一次降水過程,平原地區有小雨,山區有小雨夾雪或小雪。預計7日夜間最低氣溫再度跌至2℃左右。
今冬偏冷南北差異會很大
“拉尼娜會對我國秋冬季氣溫產生一定影響。”昨天,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在中國氣象局的直播節目中分析,從1850年以來,全球共發生40多次拉尼娜事件。目前的天氣氣候處在超強厄爾尼諾結束、拉尼娜事件將要形成的狀態,預計12月份將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
從全球體系來看,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的變化會影響到全球氣候。對我國而言,拉尼娜對南方尤其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影響明顯。今年冬季,受拉尼娜影響,我國總體將出現偏冷的情況,但是偏冷不是全國性的,南北差異很大,北方偏冷的程度會更為明顯。
“據我們分析,今年冬季可能形成一次弱的拉尼娜事件。”周兵稱,通過對歷史上拉尼娜事件的分析,國家氣候中心發現,出現拉尼娜事件以后,冬季偏冷的概率在70%以上;至于這次拉尼娜會不會出現冷冬,或者是明顯的偏冷,我們拭目以待。
拉尼娜能不能帶走霧霾
那么,拉尼娜的出現,會不會對我國冬季霧霾天數有所影響?
“在秋冬季,我們經常會期盼冷空氣的到來,尤其在靜穩天氣下霧霾要發展的時候,我們更加期盼冷空氣的來臨會吹散霧霾。”周兵分析,北方冷空氣的活躍有可能會阻擋、減弱或者消散霧霾。在10月份,我國已經經歷了多次霧霾過程。在冬季是否還會出現更嚴重的霧霾天氣,主要取決于東亞冬季風是否偏強,如果來自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加強,則會使霧霾減弱。
他直言,霾的形成主因是大氣污染源排放總量問題,氣象條件是外因。一般意義上,拉尼娜年東亞冬季風會偏強,冷空氣活動明顯。但隨著氣候變化,尤其是氣候變暖加劇,拉尼娜和霧霾兩者的關系也變得不直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