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地圖昨天(17日)發布報告,對環京地區燕郊(三河)、大廠、香河、武清(天 津)、固安、永清、涿州、淶水的交通現狀進行了分析。報告顯示,從環京縣市的擁堵程度來看,燕郊擁堵程度最高,而大廠、懷來擁堵程度最低。從環京區域駕車 到北京的通勤量占比來看,燕郊以71.8%占比居首,香河、固安緊隨其后,占比分別為10.5%和8.1%,其他區域均在5%以下。
燕郊廊坊人群熱力程度高
從高德地圖晚間的人群熱度分布圖上看,僅燕郊、廊坊接近北京、天津的 熱力程度,其他縣市的人群熱度仍處于較弱的狀態。燕郊由于其接壤北京的通州區,進出北京相對較為便利,并且加之通州區“城市副中心”的政策影響,人口聚集 程度較高,成為名副其實的“環京睡城”;廊坊作為北京、天津城市聯絡的中心點,發展較早,享有“京津走廊明珠”之稱,成為京津聯絡線之間人群熱度最高城 市。
“環京縣市”得益于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政策影響”及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影響,近年來建設用地增大面積最多的區域為北三縣(三河、大廠、香河),其中,三河市(含燕郊)增幅最大,達95.75%。
燕郊通勤量占比最高
高德地圖數據顯示,燕郊在環京地區中通勤量占比達到71.8%,以絕 對優勢超過其他地區,位居第二、三位的是香河、固安,之后依次為涿州、大廠、永清、懷來和淶水。從通勤量占比來看,目前懷來、淶水具備通勤北京城區的能力 較弱,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的深入,未來通勤能力會優化。
從通勤范圍角度來看,從燕郊出發,可以基本覆蓋到北京市的東部城區以 及北部城區,最遠甚至可達北二環內、東二環內。另外,廊坊駕車出發可以覆蓋范圍基本在北京市的東部城區和南部城區。其他環京區域通勤覆蓋范圍僅能達到五環 附近,其中大廠通勤距離北京城市中心最遠,大部分通勤僅覆蓋通州區。
固安駕車通勤用時最短
從環京區域到北京城區上班的平均時間來看,固安的通勤時間最短,僅有74分鐘,距離北京最近的燕郊平均通勤時間并不占優,為75分鐘。
所有環京縣市的平均駕車通勤時間都超過1個小時,淶水和懷來更是達到 96分鐘和103分鐘,環京區域駕車通勤著實不易。駕車通勤用戶的終點多是地鐵站或大型辦公區附近,從熱度分布來看,草房、雙橋地鐵站和亦莊附近最高。
燕郊出行擁堵最嚴重
整體上看,燕郊與北京通勤聯系程度最高,但是燕郊區域內出行擁堵也最嚴重。分析燕郊周邊2公里范圍的擁堵延時指數發現,整體區域內擁堵延時指數高達2.6。
從分時擁堵走勢上看,早上6時開始蔓延,直到晚22時擁堵依然在緩行警戒線上,全天擁堵或緩行時段高達17個小時。
報告還顯示,單次通勤時間最長的情況發生在燕郊,用戶從燕郊出發,通 勤時間達到180分鐘,也就是3小時,大約可以坐高鐵從北京往返濟南一次。單次通勤距離最長的情況發生在固安,用戶從固安出發,出行進入北京駕車行駛了 102公里,大約是北京到天津的距離。
“雄安新區”關注最多
離北京100公里左右的“雄安新區”也被列入Q1交通報告研究范圍。高德數據顯示,4月2日,三縣定位熱度要明顯高于4月1日,熱度環比上漲136%。
相較去年同期歷史交通大數據,整個雄安新區的出行關注熱度增長1223%。在組成新區的三個縣中,雄縣的關注熱度增長最多,達到了1807%,安新縣以1254%的增長緊隨其后,容城縣的出行關注熱度相比之下增長最少,但也達到了519%。